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发动机时代 > 返回

新版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即将发布:不禁燃 但要全面电驱化

发布日期:2020-09-17 09:20  来源:网络  作者:邵华   浏览次数:5488

编辑 邵华
9月16日下午,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透露,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通过专家评审,很快就要正式发行。
最新路线图为中国汽车产业制定的目标是: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约各占50%,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
专家组不建议制定“禁燃”时间表,而是建议所有燃油车进行“混动化”,以降低中国汽车综合能耗,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承诺。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
王秉刚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介绍了上述进展与观点,该会议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主办。
专家组达成的共识是,混合动力是内燃机汽车最有效的节能技术,应积极推动传统汽车实现混动化。而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一样,全面采用电驱动技术,这比设置“禁燃”时间表更符合中国国情。
不建议制定“禁燃”时间表的考虑主要有三点:
一是中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道路、使用环境复杂,多元化的汽车技术路径更加适合;二是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交通能源多元化更加安全;
三是中国电力以煤炭发电为主,煤不仅是能源,还是珍贵的材料资源,世界上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可以使用。
不过,王秉刚也同时指出,中国仍然要坚持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不动摇。
他解释,10年前中国确定的以纯电驱动为主的发展战略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世界汽车工业追求电动化有望在21世纪实现。
“电动汽车拉动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与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初步建成,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与增强竞争力的新的重要基础。”
在全面电驱动化下,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将高度融合。
路线图整理了节能汽车的六项核心技术:混合动力整车集成、专用发动机、专用动力耦合机构、高性能电机、高水平功率型电池、电控系统开发优化——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基本相同,与电动汽车也有大量共同的核心技术。
而中国新能源汽车本身也将走出培育期,迎来快速发展期,王秉刚呼吁:产业链要做好部署,不要错过机会。
全面电驱化后,电驱动系统将是未来汽车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不过王秉刚指出,我国在电驱动系统技术上存在明显的短板,机电耦合装饰技术落后。
他表示,要吸取内燃机产业的教训,加大电驱动系统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发展,要重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与主控芯片(MCU)及软件架构的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上一篇:全新日产Z Proto首发 搭载双涡轮增压V6发动机+6MT动力

下一篇:奔驰新战略聚焦电动化 将逐步淘汰手动变速箱和内燃机动力总成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