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北京新能源汽车摇号指标申请的火爆局面,深圳与北京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自今年3月9日首次车牌摇号后,深圳已举行6期摇号,电动汽车增量指标一直保持着100%的中签率,近万个指标无人问津。针对这一现状近日深圳市发布新政,要求在限购背景下,进一步降低新能源小汽车购买门槛,允许部分有车一族再申请购买1辆新能源小汽车。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的摇号情况、推广情况、政策出台情况等三方面分别对北京和深圳进行了一番对比,以资参考。
摇号情况
深圳
2015年1月23日,《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实施细则》发布。细则明确,增量指标以12个月为一个配置周期,每个周期的配置额度为10万个;额度按月分配,并不得跨周期配置。以摇号方式配置的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为2万个,增量指标中,个人指标占88%,单位指标占12%。

北京
2013年12月底,北京发布《关于2015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额度有关事项的通告》,明确2014年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2万个。其中,个人指标占年度指标50%,为10000个。按照整数平均分配原则,前五期每期为1666个,其余1670个指标在第六期分配;单位指标占年度指标50%,为10000个,每期指标分配数量与个人指标分配相同。
2015年1月16日,《关于2015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额度有关事项的通告》显示,2015年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3万个。其中,个人指标为2万个,按照整数平均分配原则,前五期每期为3333个,其余3335个指标在第六期分配;单位指标为1万个,按照整数平均分配原则,前五期每期为1666个,其余1670个指标在第六期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