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在互联网智能时代强势来袭,汽车智能化、新能源、轻量化成为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的前提下,对从车联网到智能车载硬件变革的一次深入探讨。
车联网风头正盛
中国百度公司无人车团队负责人倪凯、德国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瑞文马策、阿里上汽互联网汽车合资公司首席产品官蔡明、远特科技执行总经理白新平等嘉宾受邀参会。本次大会,以 "产业融合,互联共享"为主题,全方位深刻诠释"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将人与人连接起来,还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的通信技术基础。车联网正成为业内人士最看好的物联网发展领域,其发展前景广阔,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远程启动汽车、调节车内温度;路况实时导航、自动泊车;在无人驾驶的汽车里,只要说出目的地,汽车将自动驾驶,你可以在车内悠然办公……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电影中的科幻场景,如今,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些设想的桥段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赋予汽车产品更多的魅力,实现人、车、交通之间的信息交流、联通,让行车生活更安全、便捷。
现实问题也亟须车联网来解决。"我从酒店到会场15.5公里,7点半离开酒店,预计8点半能到,没想到9点多才到,这可能是真实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事情。"上汽与阿里合资公司的互联网汽车首席产品官蔡明说,"这些状况一定会改变,会被什么改变呢?新能源、自动驾驶和互联网。"他认为,车作为载人工具已经比较完善,但作为互联网生活的一部分才刚刚开始,车远远没有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入口。而从车的整个生态链上来看,"造、卖、用、养、换这五个环节都会发生深远的变化。互联网会把一些复杂的东西都进行整合、处理,最终打破信息孤岛,在一个独立的驾驶场景里,让驾驶者可以躲避拥堵,享受驾驶乐趣。"
无人驾驶在中国仍面临挑战
在大会"智能汽车发展高峰论坛"环节中,远特科技执行总经理白新平、腾讯公司高级产品总监计鸣钟、正时汽车联合创始人汪云洋、车云网CEO程李共同分享探讨了互联网智能时代强势来袭下,汽车智能化、新能源、大数据、物联网等各产业如何紧密结合,从车联网到智能车载硬件如何变革等问题。
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汽车也将走向全面智能的阶段,智能汽车已经离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近。各种智能技术让汽车变得更智能,无人驾驶也成为智能汽车领域最前沿的课题。目前,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尽管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决策部门和主流车企仍对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持谨慎态度。
不论汽车如何进化,安全问题始终应该放在首位。"汽车联网之后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安全问题。汽车如果上网之后被黑客远程控制的话,安全问题就会被放大。"7月22日,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智能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中移德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阴启明说,"一旦汽车联网之后被'黑',黑客会通过网络,把被'黑'汽车的数量通过非常不可思议的方式放大。"此外,当海量用户不断接入车联网系统的时候,系统的稳定性就成为一个非常大的潜在风险点。
"理想状态下,智能车会成为一个智能信息终端,把人从枯燥的驾驶环境中解放出来,让驾驶者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消费信息,包括浏览网页、听音乐、看影视等。"百度公司无人车团队负责人倪凯表示,但目前在中国,无人驾驶会遇到四大挑战,"第一,需要在非常复杂、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进行无人驾驶。比如在太阳下山的时候会有很多阴影,下雪的时候视线会受影响。第二,智能汽车会配备很多传感器,现在需要大幅降低这些传感器的造价,才能最后降低整个驾驶系统的成本。第三,国内有时会出现一些独特的交通情况,比如行人在过马路时不注意交通信号灯,这对无人驾驶汽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四,有些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其中将涉及公众认知、保险条款等直接影响无人驾驶安全的重要事项。"倪凯还表示,百度目前在智能车领域的研发技术主要集中在高精度地图、传感、图像识别、控制和决策模块等方面,不过,智能车的发展目前只是在车上加装更多传感器,在无人车的开发过程中,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中的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