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新技术 > 返回

充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刚需”

发布日期:2015-10-21 19:45   浏览次数:2469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政策发力,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将解决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瓶颈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已经到来。

充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刚需”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设施是“刚需”;而对于充电设施而言,安全的充电技术同样是“刚需”。从这一角度看,充电技术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刚需”。
 

日前,《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等相继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成大势所趋。这无疑会带动充电设施的快速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
 

然而,日前接连发生的电动汽车着火事件,又将新能源汽车推到了风口浪尖。
 

究其原因,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并没有起到足够的防护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充电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被动充电方式,防护级别低。当BMS系统出现故障时,充电机便失去控制,持续充电引发过充,形成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安全不能只聚焦于电池本身,需要的是电池、BMS、充电三方协同。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保障三者的协同,让充电更加安全有保障?
 

10月25日,来青岛特锐德见证这一技术奇迹。
 

届时,特来电CMS主动柔性智能充电技术将正式发布。据了解,此技术通过智能充电管理系统(CMS)与BMS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实现对BMS报文和充电过程数据分析,对异常数据采取主动性保护措施和故障录播,将电池安全性提高100-1000倍。同时,通过多区段调节、多维度补偿、充电历史趋势追溯等方法实现电流、电压的柔性输出,避免刚性野蛮充电造成的电池损伤,电池寿命可以提高30%左右。
 

可以预见,CMS主动柔性智能充电技术将为充电行业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上一篇:低碳生活 绿色出行 沃尔沃新能源战略驱动绿色未来

下一篇:普锐斯开发历程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