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新技术 > 返回

从电视机行业到跨界玩转新能源汽车

发布日期:2015-10-30 20:09   浏览次数:4780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如果没有这惊险一跳,我们也不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机会。”章国经向我说这句话时,他倚坐在办公椅里,神采奕奕。隔着一张会议桌,我都能很清楚地看到他眼神里流露出来的自信。

跨界

本月下旬,作为和马云、李书福一道应邀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中英工商峰会的杭州企业家之一,西湖电子集团董事长章国经还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的。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多年来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但往往是突出了重围又陷入了困境,始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型升级。而2年前的大胆一搏,跨入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的领域才给西湖电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实现华丽转身。”
 

章国经这样说是有底气的:去年4月底,西湖电子集团与比亚迪汽车正式合作,开始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年6月份开始,“蓝天白云”新能源纯电动大巴开始在杭州逐步投入公交运营,目前已累计投放近600辆;今年9月份,新一代“绿水青山”西湖新能源纯电动大巴又在杭城7路等线路的公交线上率先投入运营。
 

一家生产了30多年电视机的传统行业国企是如何脱胎换骨,完成跨界发展的?新经济形态下,传统制造业又该如何借“互联网+”的势?本次西湖电子集团的强势转型,或对打造杭州制造升级版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新能源汽车成时代潮流 杭州制造要拥抱新机遇
 

最近,在西湖电子集团新闻发言人张平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照片转发率特别高。这张照片就是21日在伦敦Lancaster House进行“首秀”的比亚迪K10纯电动双层大巴。
 

而鲜为人知的是,今后,位于杭州仁和的西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作为目前国内主要的电动客车出口基地,将承担起出口英国的K10电动双层大巴以及其他出口纯电动客车的制造重任。
 

另外,此次比亚迪还与英国最大客车生产商ADL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伦敦51台12米电动大巴的订单,这一订单,将由杭州余杭仁和基地负责生产。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西湖电子集团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章国经说。
 

作为杭州的老牌国有企业、“西湖”电视机的制造商——西湖电子集团在传统电子行业中曾摸爬滚打了数十年,其间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甚至一度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但是,当它重新再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时,它已经焕然新生,扬帆驶入新能源汽车的蓝海里。
 

2012年起,西湖电子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成组(PACK)、电池管理(BMS)、车载汽车电子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研发应用,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式起步。
 

2013年,省发改委通过专家考核论证,批准成立西湖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省级重点研究院。而这在章国经看来,才算真正开启了西湖电子多方位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序幕。
 

“一直以来,业内有不少质疑我们转型的声音,说一个做电视机的企业怎么能跳到了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的领域?”
 

事实上,西湖电子这一“跳”并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是无厘头的。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突显,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与国家战略。在杭州,更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改善大气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头戏,并将此举作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西湖电子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义无反顾地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章国经说。
 

站在“风口”浪尖上 老牌国企创造了“杭州速度”
 

转型升级,不是光“转型”不“升级”。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工业制造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增长率回落,在区域GDP创造中的贡献率也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杭州制造升级版,实现高品质、高水平的本土制造,是每一个不甘于平庸的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
 

西湖电子通过这几年来的行业探索,发现要在新能源产业上有更大的作为,必须借船出海,借梯上墙,与国内一流企业进行合作。
 

“在这一过程中,公司进行了大量的产业调研,最终瞄准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章国经说,比亚迪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等三大核心技术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企业,具有十分突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尤其是比亚迪纯电动公交大巴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国内外市场。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对比亚迪电动汽车有个更深入的了解,章国经的2014年春节甚至是在深圳过的。
 

“记得我们刚下飞机,为坐上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在深圳机场整整等了半个多小时。”
 

章国经一行在深圳待了8天。这8天,他坐了10次纯电动出租车。每次,他都要和的哥聊聊所坐车型的性能,并仔细进行感受。
 

而这些努力,都为西湖电子和比亚迪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4年4月29日,杭州市政府与比亚迪正式签署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西湖电子作为控股方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杭州西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并共同组建新能源专用车中央研究院。
 

谈起这次改革,章国经的眼神里明显闪烁着兴奋。他说,以前做电视机的时候,公司员工精神状态比较消沉,“就是精神气不足的感觉”。而现在,虽然大家经常要加班加点,但公司上下却时时洋溢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氛。
 

“因为,这次的转型让员工看到了趋势,一种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趋势。”
 

实践证明,企业的活力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生产力。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西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快速进展,一度创造了“杭州速度”和杭州模式通过国内首创的租赁委托运营模式,去年6月,第一辆“蓝天白云”款西湖纯电动公交车在K290公交线路载客运营,目前杭州纯电动公交车已达600辆左右,在30多条线路上运营。
 

从低端制造迈向中高端 和行业巨头合作会逼着成长
 

这一路走来,章国经的体会是,转型升级、“二次创业”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从低端制造迈向中高端,不亚于要跨越的是“死亡之谷”。但是,和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合作,他们会逼着你成长:
 

合作期间,西湖电子一方面注重消化吸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杭州化率”;另一方面不是简单地将自己定位为汽车制造商,而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
 

“前期已经投放的这些被寄予了‘西湖蓝’寓意的600多辆‘蓝天白云’纯电动公交车是由西湖比亚迪提供,并不全是由杭州生产的。”张平介绍道,今年9月底,第二代“绿水青山”款西湖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正式在杭州投入公交运营,意味着真正杭州制造的纯电动公交车来了。
 

据介绍,“绿水青山”版西湖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不仅由杭州生产,而且还采用了新一代先进技术的新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它的能量密度比指标和原来相比提高了30%以上。
 

30%是个什么概念?“配备该电池的新E6出租车车辆工况续航里程会从原来的300公里一下提升到440公里,完全可以媲美有‘电动车标杆’之称的特斯拉。”
 

章国经还透露,截至9月底,已投入运营的西湖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总行驶里程已超过1320万公里,节约柴油超过528万升,减少CO2排放12260吨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杭州节能减排生力军。
 

“目前,我们还有约900辆车已完成生产,等待投入运营,12月底前可累计完成1500辆的投放任务。”
 

事实上,西湖比亚迪在杭州的产业布局,并不只有大巴车一项。
 

目前,余杭仁和二期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正在抓紧建设,预计明年3月建成投产,年产能可达5000辆。
 

接下来,基地还将建立全国唯一的新能源专用车中央研究院,研发“西湖”品牌的纯电动扫地车、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纯电动洒水车、纯电动物流车等。
 

借鉴德国“工业4.0”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信息电子产业融合
 

近日,在杭州最新交出的前三季度经济“答卷”中, GDP增长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速位居副省级以上城市前列。
 

与此同时,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所蕴含的变革张力也在加速向传统制造业渗透,引导杭州工业和信息经济迈向“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的更高层次发展轨道。
 

如何像德国人“工业4.0”所做的那样,靠服务业和信息化来提升传统的工业制造?从传统汽车“升级”而来的新能源汽车,因为一头连着高端装备制造业,一头连着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老牌的信息电子企业,西湖电子集团具有先天优势。其自主研发的汽车电子产品、智能充电桩、车联网、智慧交通等都取得了不少成绩。
 

在西湖电子办公大楼里,有一间办公室很大,并由专业技术团队24小时值守。这就是公司已建成启用的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数据采集中心。在这里,初期可以实现运营车辆与充电设施的实时安全预警及监控、人流统计以及智慧调度等智慧化管理功能,并为客户提供车辆运营定位与监控、车载动力电池性能监控、上下客流统计、充电导航、安全救援服务、信息发布等全方位的双向交互信息服务。
 

“简单来说,通过该系统平台就可以实现‘人车对话’。” 章国经说,例如,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可以知道杭城所有投放的西湖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在各个时间段的客流情况、每辆车的实时运营轨迹以及动力电池运行状态,并进行实时显示和提示。
 

在杭州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提出不仅要扩大我市新能源汽车领先地位,并形成与智慧应用的有机结合。而西湖电子集团在车联网的探索中已经初步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
 

“我们自主研发的车联网系统,可以实现车辆状态控制、移动支付、车联网、360度全景安全监控、远程信息发布和控制等五大功能,从而达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网、车与人的互联互通,为城市公交与出租车提供一整套智能化的车联网解决方案。”
 

目前,这颗智能的“西湖芯”系统已在杭城所有投放的纯电动公交和出租车中得到批量应用,还成功输出到多家汽车厂商。

上一篇:五大网络趋势挑战企业未来发展

下一篇:政策利好 甲醇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速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