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事故为何总是被原谅?也许汽车行业远远低估了人们对自动驾驶的热情和期待。就在优步自动驾驶致人死亡事故后,自动驾驶行业又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5月14日,宝马获得了由上海市政府颁发的自动驾驶路试牌照。在同一时间,腾讯也获得了由深圳市政府颁发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在中国自动驾驶发展进程中,宝马和腾讯双双获得路试牌照都具备标志性意义。宝马拿下中国自动驾驶路试牌照意味着其成为了首家在中国获得自动驾驶路试许可牌照的国际整车制造商;而腾讯收获自动驾驶路试牌照也意味着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集体向自动驾驶路试阶段又进了一步。
令人诧异的是,不久之前,因优步自动驾驶致人死亡事故的发生还有专家预言称自动驾驶行业或面临较长时间的冷却期。
如今的现实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自动驾驶发展的步伐不但没有因为自动驾驶致人死亡而停止,相比于往年发展更为迅猛。
“智能化”下的众生相
2018年被誉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在政策层面,中国北京、上海先后开放了自动驾驶路试,之后,全国适用的自动驾驶路试新政也相继出炉。
伴随着自动驾驶路试政策的出炉,一批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也相继发放。包括百度、上汽、蔚来、腾讯在内的多家企业成为中国自动驾驶路试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取得自动驾驶路试牌照的背后,是各家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多年的布局。在BAT互联网三大巨头中,百度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2017年4月,百度发布了阿波罗计划。如今,百度阿波罗计划已经吸引了一汽、奇瑞、江淮等车企的加盟。
上汽集团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智能驾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今年上汽集团就计划率先推出一款自主品牌智能驾驶量产车型,将实现“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等特定场景下的智能驾驶功能。
除了上汽集团之外,吉利、长城、长安、江淮、北汽、奇瑞也都早早展开了自动驾驶布局。
其中,吉利发布了名为GPILOT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吉利的设想中,2020年将实现具有高度自动驾驶能力的3.0系统,2024年实现全智能自动驾驶的4.0系统。
奇瑞是目前自主品牌中最早规划L3级别自动驾驶的车企:奇瑞“争取在2019年底和2020年完成功能开发”,实现L3自动驾驶量产。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在2017年全球业绩发布会上也透露,北汽新能源自动驾驶车辆将在北京无人驾驶示范区进行路试。此外,郑刚也表示:“在今年年底,我们的准商品车将开始投放,2019年可以成为用户的选配车型向市场销售,各位可以通过选装的方式来实现有关的无人驾驶技术应用。”
智能网联的风口之下,此时国外市场追捧自动驾驶的热情并不亚于国内。据国内媒体报道,截止到目前,美国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批准的自动驾驶路测名单,已有51家,大众、奔驰、Waymo等企业早入局。
如今,与入局自动驾驶路试企业数量同时增长的,还有各家企业投入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的数量。据外媒报道,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409辆无人驾驶车在加州进行了自动驾驶测试注册。
截止到5月9日,苹果在加州注册测试的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增加至55辆,今年1月份,苹果在加州的测试车辆还仅为27辆。Waymo和Uber更是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大户,如今Waymo拥有超过100辆的无人驾驶汽车。
求解1250万公里实地路试
在汽车圈内人看来,自动驾驶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了。不过,也有冷静的声音指出,自动驾驶的发展之路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如今,摆在自动驾驶发展面前的除了各种技术难题外,安全问题也是各家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自动驾驶需要验证这么长时间,自动驾驶开发者如何证明自动驾驶汽车是安全的?如何确保自动驾驶车内外的人都安全的前提下,技术实现创新是各国政府都面临的条件。”
为了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李书福认为,自动驾驶可能需要验证10个亿公里或者几百年以后,才能证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对此,宝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宝马集团董事,负责研发的博乐希认为,自动驾驶研发至少需要达到2.5亿公里的测试(包括计算机模拟测试和实际道路测试),并通过分析测试获得的基础信息,最终使用随机模拟对这些情况进行推演,以提供全面的验证,才能保障量产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而这2.5亿公里的测试中,计算机模拟占比95%,实际道路测试占比5%。虽说5%是很小的权重,但从实际数据来看,要保障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依然需要达到1250万公里的实际测试。
宝马给出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是,宝马5系在上市之前共跑了500万公里,与125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路试依然相差了一大截。此外,自动驾驶行业领先企业Waymo如今的实际路测数据才达到500万英里(约合800万公里)。
即便是在大量数据积累之下,Waymo也并不能在正常道路驾驶中保证绝对的安全。就在优步事故之后,Waymo也被爆出发生车祸,驾驶座上的人员受了轻伤。
这也衍生出另外一个行业问题:当在自动驾驶领域走在前方的Waymo,拥有资金和团队优势的传统车企宝马、吉利都意识到自动驾驶任重而道远之时,刚刚起步且深陷量产困局的“蔚来”们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如今,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企业的规划当中,自动驾驶都是必选项目。但深陷资金、市场化困局的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路试,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显然,对于刚刚接触自动驾驶路试造车新势力以及行业内更多的“新手”而言,想要在自动驾驶方面有所收获,仍然需要一段艰难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