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在今年中上旬已经开启预售,全系仅有一款配置,售价32.8万元,省去了传统汽车选配环节。相比这些,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其官方宣称的没有续航里程焦虑的电动汽车的说法。这主要因为理想汽车选择了与绝大多数新造车势力不同的技术路径。
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中,存在着插电混动汽车(PHEV)、混动车(HEV)、纯电动汽车(EV)、氢燃料电池汽车(FCV)和增车式汽车,五种技术路径的共同特点就是离不开“电力”,也就是电池。
其实,从定义上来讲,增程式汽车是一款能够外接充电电源并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其配置的发动机仅用于给发电机发电,系统驱动仅依靠电力系统,包括电机、控制电路、电池。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增程式汽车还是靠电能驱动的汽车。
或许这里你还听的云里雾里,简单点来说增程式汽车是一款搭载燃油机增程器的纯电动汽车。车上所搭载的燃油机不参与动力系统的做功,仅仅用来发电。
那为什么理想ONE会选择这么复杂的技术路线呢?答案也很简单,受限于现有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技术,纯电动驱动行驶的车辆难以做到高频次长距离出行,增程式汽车则可以通过自带增程器(燃油机)可以弥补这一短板。

这里就需要划重点了,首先理想ONE就是一辆电动汽车,拥有“增程”和“混动”两种驾驶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车辆电动机和增程器的运转工况是大不相同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模式均是纯依靠电力行驶驱动。
理想ONE的驾驶模式是在提供180公里的电池里程和620公里的燃油发电里程的基础上(NEDC工况),通过不同的控制策略,来匹配不同的用户使用场景。
首先增程模式将整体续航里程分成三段,第一段150公里的电池组驱动,当行驶完这部分的电能之后的620公里中,增程器将开始工作,一边做功发电一边驱动车辆行驶,最后的30公里再切换至纯电模式;混动模式下,第一段纯电续航里程为50公里,第二段增程器续航里程同为620公里,第三段则为130公里的纯电模式行驶。
为何要采用如此复杂的驾驶工况,理想汽车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能够最高效地提升理想ONE的续航里程,同时也能够让电池、增程器保持长久的使用寿命。

在巡航一段时间后,电控系统便采用增程器发电驱动形式,这时刻意关注着增程器的点驱动,然而或许是理想汽车工程师们早就注意到三缸增程器容易抖动的物理特性,为其配置了4个悬置机构抵消抖动。事实也确是如此,整车对于增程器的NVH比较优秀。
这时打开理想ONE的运动驾驶模式,将车辆悬架和转向调制运动,这台中大型SUV获得了一定运动加持,悬挂会变得较硬,路面小的颠簸也能够感受到。转向则灵敏了许多,轻微转动方向盘车身也能够“扭”起来。
当然,即使是在运动模式下,理想ONE驾驶依旧平稳,并不会有多少让人暴力驾驶的欲望,毕竟这是一辆专为一二线城市“奶爸”“奶妈”所打造的出行神器。
除了动态开起来怎么样,还是要聊一聊理想ONE静态层面的表现。


虽然我个人对于车辆搭载的智能科技并不感兴趣,但是值得说的是理想ONE整体语音识别和各级菜单逻辑非常出色,完全是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说最简单的链接手机蓝牙,用户只需要打开“链接”菜单即可;“理想同学”则加强了系统学习,让模糊指令识别成为可能。



其实,在真正开上理想ONE之后惊喜还是很多的,细腻的增程式汽车驾驶感受、贴近用户使用习惯的HMI系统以及丰富的使用场景,让这款售价仅在35万元档的新势力电动汽车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个人对于现阶段电力驱动行驶汽车的偏见。或许增程式汽车才是与油电混动(HEV)一同向氢燃料电池车过渡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