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登陆新三板的方式宣布正式涉足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阿尔特创始人兼董事长宣奇武告诉记者,阿尔特瞄准了插电混动市场,目前已有订单握在手中。

在阿尔特的融资商业计划书中,“作为独立第三方,向行业厂家提供核心零部件,成为汽车行业的‘高通’”是未来的规划目标之一,与其他汽车设计公司相比,国际化人才和盈利稳定性是阿尔特的两大核心优势。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宣奇武在国内积攒有足够的人脉和厂商资源,同时,日本求学的背景及早年供职于三菱汽车的经历,为其提供了最重要的技术人才资源和先进的开发及管理理念支持。
此外,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也是券商看好阿尔特的一个原因。目前,阿尔特的客户涉及50多家汽车企业集团,除了几大集团,一汽-大众、海马、华晨、奇瑞、东风日产、长安铃木、北京现代等都是稳定客户。
瞄准插电混动市场
按照计划,阿尔特在新三板上市的融资目标为两亿元,主要投向为新能源汽车开发与改装业务,其中1亿元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产业化一期,5000万高端定制与原厂改装。
宣奇武表示,因为燃油排放限值的压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明显提速,已经有两家整车集团与阿尔特签下了订单。另外,其对于纯电动车的技术成熟度仍缺乏安全感。阿尔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开发项目已于今年4月启动,第一款插电式混动样机将在明年2月份完成,经过试验后,样车将于明年6月装好。
借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机会,阿尔特也将进入整车制造领域。据了解,12月25日,用于生产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工厂将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17年投产,年产能为10万辆。宣奇武透露,未来不排除推出自己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按照阿尔特的计划,未来五年,插电式混合动力业务及改装车创收将使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迅速提升。至2018年,阿尔特营业收入的48%将来自插电式混合动力业务,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改装车业务将贡献净利润的73%。而到明年5月,阿尔特将在创业板或战略新兴板申报,2017年正式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