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12月18日-19日,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第一届年会暨新能源汽车推广研讨会在渭南召开。一只似乎看上去并不特别显眼的蝴蝶,正破茧而出。
一路飘红的新能源汽车
曾有环保人士疾呼,当今,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占比达到甚至超过70%。先看南方一家权威媒体测算出一辆汽车的污染指数:碳排放量(公斤)=油耗公升数×2.7。即,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且还在不断消耗着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而尾气中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能造成人体内部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重者失去意识,危及生命。
汽车尾气多排放在1.5米以下,因此,儿童吸入的汽车尾气量为成人的2倍。长期吸入这些气体,可发生贫血、眼病、肾炎等“城市儿童交通病”。当血液中铅的浓度100毫升超过36微克时,约有二分之一的儿童智力会发生障碍。“渭南模式”或引发中国新能源汽车蝴蝶效应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主流方向的明确,新能源汽车不但已经吹响了“弯道超车”的号角,而且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中国汽车产业此次机会千载难逢。
2015年上半年,仅国家部委就新出台了近10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支持政策,包括减免新能源车船购置税、开放电动乘用车准入等。下半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更是持续给力:9月,李克强总理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国务院密集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23万辆,同比增长6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今年产量大致能达到20万量左右,居世界第一,下一步还将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表示。“渭南模式”或引发中国新能源汽车蝴蝶效应
一个联盟的绿色梦想
在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瑶看来,尽管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新能源汽车的落地普及仍面临诸多困难,单纯的产品优化难以解决现有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整体方案和运营模式成为发展起爆点。
2013年10月,深圳沃特玛联合民富沃能等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驱动系统、动力总成、充电设备、运营平台等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发起成立了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该联盟的核心任务是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科研条件,建立协作机制,围绕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等核心零部件及其关键技术,从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新工艺、新模式五个方面打造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
借助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东风,沃特玛创新联盟驶入快车道。
——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占据前沿技术优势。在纯电动客车研发过程中,与捷迈、英威腾及渭南、无锡等政府新能源车推进部门,展开深层次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多赢。
——行业领先的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企业联合创新。聚合电动汽车行业核心零部件横向、纵向前3名,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等关键核心技术,使电动汽车行业不再像传统汽车那样受制于国外。前不久,沃特玛推出了新升级的磷酸铁锂电池成组结构,该结构具备单体电芯、模块保护功能,突破了电池防水难题,并通过国家新能源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严格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