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各国纷纷推出了战术四驱车,比如当时的日本就出现了陆地巡洋舰、日产途乐等车型,同时期英国则诞生了路虎。而社会主义的苏联,嘎斯69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嘎斯69生产于苏联高尔基汽车厂,该厂成立于1930年,是斯大林发展前苏联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产物,,年产各型汽车20万辆。嘎斯69据说是二战后苏联大量采用炮弹皮制作而成的。当时的嘎斯69被大量出口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
在212成为县团级领导标配之前,可以说嘎斯69是当时县团级领导的标配。嘎斯69是一辆非常有历史韵味的军车。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中越两国都曾使用嘎斯69做为战术四驱车。
在我国建国初期,最开始嘎斯69用于领导人阅兵和日常出行。后来作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配备给各级政府部门使用,直到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我国自行研制的轻型越野车北京212问世,嘎斯69才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失。
嘎斯69配有两个油箱,主油箱容纳47L,位于底板下方,副油箱容纳28L,位于乘客座椅下方。如此的布局能够嘎斯69在战时拥有足够的续航里程跟随坦克群突击。
嘎斯69轴距1440毫米,离地间隙210毫米,转弯半径6米,采用四轮驱动,自重1525公斤,乘员5人。发动机为前置四冲程水冷汽油机,最高车速90公里/小时。
嘎斯69油耗14升/100公里,排量2120毫升,压缩比6.5:1,最大功率55马力/3600转/分,最大扭矩为12.7公斤?米/2000转/分。变速箱为手动3档同步,涡轮蜗杆式转向器,前后鼓式制动器。
除了在苏联大量投产之外,嘎斯69也在罗马尼亚进行了生产,初期被命名为IMS-57,随后命名为IMS-59,在罗马尼亚的生产时间则一直延续到1975年。随着UAZ-469的推出,嘎斯69也正式退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军队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