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讴歌(ACURA)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音译为“阿库拉”。十年过后讴歌并未如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反而呈现销量下滑的尴尬局面。原本就对可怜巴巴的销量遮遮掩掩,自然也就很难在豪华品牌销售市上看到讴歌的名字。
据统计,2015年全年讴歌在华的销量为4100辆,只相当于英菲尼迪40188的十分之一,而同时期同样依靠全系进口的雷克萨斯的销量为86912辆。放眼全球,去年讴歌市场增长5%,以206800的销量位居豪华车排行榜第十位,但在中国市场却呈现12.2%的下滑。一年销量不足5000辆,讴歌的知名度和提及率自然可想而知。
同样为日系品牌面向北美市场开发的高端车型,为什么讴歌和其他两位相差这么多?从产品线上可以看出,讴歌到目前为止一共只引入ILX、TLX、RLX三款轿车,以及RDX、MDX和ZDX三款SUV,但是相比雷克萨斯11款和英菲尼迪10款车型相比显然还是比较单薄。其次在售价上,讴歌最便宜的ILX也要29.8万元,另外一个车型还是价格更高的混动版本,也就是说要让中国车主开上讴歌首先得在价格上过了奥迪这一关。

当然,售价较高,是因为产品是进口渠道。所以讴歌也希望通过国产来打开中国市场,从而真正提升销量。广汽本田第二事业本部销售部部长孙宇就对讴歌2016销售目标公开过表示“今年整体销量目标在1.5万左右,其中CDX的目标是1万辆”。虽然体量不算大,但是要实现近385%的增幅还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要知道国产的CDX要7月份才能上市,也就意味着剩下的5个月时间内,其月均销售目标要达到2000台才能完成任务。而在这个级别还有早已国产并打下良好基础的Q3、GLA、X1“ABB”三强盘踞,CDX完成任务的难度实际上不小。
当然这种国产之后带动销量的增长,还是只是在理想中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前提下。谁知道事实上会变成什么样子?雷克萨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认知度较高,但是它依然没有国产。倒是英菲尼迪是日系三强中最早开始国产的,看看4月份国产的两款产品Q50L和QX50分别卖出433台、150台,同比下滑将近77%,是不是给讴歌的盘算泼了一瓢冷水?

此外,讴歌还将面临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经销商网络。当前讴歌在华只有43家特约店,其中还有4家为展厅不具备售卖功能,因此按照去年全年的销量来计算,平均每家店只销售100辆出头,相当于每月每家店只卖出去不到9辆车,并且还可能有一些店不得不挂零。讴歌的经销商此前也表示“全国没有一家经销商是不赔钱的”,可看出讴歌面临的困难实际上非常要命。
国产的英菲尼迪销量严重下滑,而不国产的雷克萨斯继续保持增长,这两个案例按在讴歌面前可能会让其很矛盾。只能说明一点,并不是国产就一定能获得市场,学会本土化可能才是被认可并融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