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来回答“按键为何用英文标注”
首先涉及到语言表达。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把某个东西称为什么的表达。为了翻译而违背这种习惯是不可取的。
英文有很多缩写,缩写能表达的含义往往很丰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已经习惯于用几个字母来称呼某个东西了。比如NBA,可以简称为“美职篮”,可是大家都不习惯啊。
而且很多东西就没有全面的中文表达或者中文表达基本超出一般常识了,比如"小型镭射盘"、“通用串行总线”等。按照这种思路,国产BMW后面应该来个华晨·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说实话这么一看还挺不明觉厉的),至于叫“宝马”,那也只是BMW有一个好的、受欢迎的、官方认证的中文名。可是车里那么多东西,简称如何面面俱到?……比如GPS,集定位、导航、地图于一体,如何用三四个字就简单表达呢?不太容易。再论论如何用少于三个字来翻译“ESP”?
另外,完全的去英文化本来就是一种偏激。生活中到处都是英文名字的东西,iPhone也没听说过一定要起一个“爱电话”之类的中文名。三星Galaxy系列手机有“盖乐世”的中文名,但几乎没在生活中听谁讲过,我们还是习惯就叫S5 S6;S6 Edge又如何翻译呢?

当年HTC(或者叫宏达电子…呵)推出了一些列名字很棒的手机,G7 Desire渴望,G8 Wildfire野火,G14 Sensation灵感。不得不说HTC给这些手机起的英文名字很棒,中文名字简直没法更赞。一听就很想买啊有木有……然而哪怕是这样好的翻译,你去手机卖场转一圈还是听G几的这种叫法更多。名字好听,但是复杂,远没有字母加数字来的简单。
假如奔驰给现在的ABCES级都各给个好听的中文名,大家也是会吐血的。

对比一下:[ 空 调 ]&[ A/C ]、[ 广 播 ]&[ BAND ],再者中文字和上面提到的不好用中文表达的英文字体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更不好搭配了。
英文是一种符号化的语言,+-“快进” “快退”这些都是英文符号,从根源上讲也是和英文匹配的。很多空调、巡航这种图形符号本来就是外国发明的,从本质上讲也和英文更匹配。

而哪怕很多朋友提到过的比亚迪和讴歌,带有中文的按键比例也并不大。AUX还是AUX,USB还是USB……
中文字笔画太多,在需要发光的按键上作出镂空的发光字难度要远比英文字母高得多。BAND的所有笔画加起来还没“播”多。当然,肯下成本这个问题并不算大。
至于应该用中文还是英文或者阿拉伯文……符合 简明、实用、美观 就好啊,到底是什么语又能怎么样呢。开个车不要那么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