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生活 > 车之道 > 返回

事故率5倍于传统车 无人车:这不是我的错

发布日期:2015-11-17 15:59  来源:网络  作者:拾柒丶   浏览次数:2064

 目前已上路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共有十家,研究者从中选取了3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谷歌、Delphi和奥迪。研究人员将测试得到的安全数据与 2013年美国普通车辆的安全记录进行了比对,发现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率比普通汽车要高,其中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追尾的可能性比普通汽车高50%。

事故率5倍于传统车 无人车:这不是我的错
其实类似的新闻并不少见,今年五月就有人爆出谷歌无人车上路六年发生了11起交通事故,当时美国媒体报道,加州从去年9月起,共发生了4起与无人驾驶相 关的交通事故,而其中3起是谷歌改装的雷克萨斯SUV。而从2010 年上路开始测试,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跑过了110万公里,在这6年时间里一共发生了11起事故。
消息很快引来人们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的担忧,但如果您看了谷歌和调研报告的解释你会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事故率5倍于传统车 无人车:这不是我的错
TRI的报告指出,无人驾驶汽车的事故中没有一起是因为无人驾驶而导致的。而且,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致命事故的概率明显低于普通驾驶。目前,在无人驾驶汽车发生的事故中,尚未出现任何人员死亡。

以谷歌为例,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的测试行程已经超过了200万英里(约合322万公里),一共发生了16起交通事故(也就是从五月以来,又增加了5 起)。除了3起事故之外,其他事故都是因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被其他车辆追尾。另外有两起事故发生在测试初期,由技术不够成熟引起。
按剧情发展,现在应该点评一下:无人驾驶车目前出的都是小事故,并且貌似暂时也没人挂掉,但由此暴露出的问题老湿觉得还是有必要冒个泡,那我现在就简单讲两句。

首先是自动驾驶的技术问题,目前由于法律和技术上的原因,更多的厂商提供的是有限自动驾驶技术,这能让人在紧急情况下重新获得驾控权,这当然是有好处 的,但老湿在体验的时候发现,这个过程的切换是需要适应的,而适应的时间和效果就看天份了,这实际上与自动巡航有点类似,同样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或注意力不 集中而导致交通事故。
事故率5倍于传统车 无人车:这不是我的错
谷歌主推的是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而目前其在技术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谷歌无人汽车要正确识别数据库中没有的红绿灯等交通信息,其车载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必须 非常远,可能要达到五六十米甚至上百米。而随着扫描范围的扩大,计算机所要承受的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对于内置的处理器及算法都是很大的挑战。目前谷 歌无人汽车的路测都没有「出现地图数据库中没有的信息」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能做到几十万公里不出事故的成绩。而当真实上路时,一旦遭遇事先没计算好的路况 信息,车载系统能否应对复杂情况,我们就无从得知,这可以说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最大的安全隐患所在。

事故率5倍于传统车 无人车:这不是我的错
其次也牵涉到伦理问题,相信大家都有看过威尔·史密斯《I, Robot》(对了,里面那辆奥迪正是一辆可以自动驾驶的汽车),威尔·史密斯与小女孩都掉进了水里,他让机器人先救小女孩,但机器人最后选择了先救他, 因为机器人的算法得出结论,先救他的话,成功率更高。切换到自动驾驶上,如果有突发情况,譬如前方有交通事故,地上有伤员,满地都是碎片,此时制动失灵, 汽车应该是转向以保护伤员还是不转向保护驾驶者呢?真的发生了这样的问题,该负责的是车子还是驾驶者呢?
事故率5倍于传统车 无人车:这不是我的错
所以目前来看,自动驾驶要说普及还是有很多阻力,哪怕真有一天技术成熟了,人们对其的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此外,各地的法律可能也需要一个很长的流程。 目前来看,很多车厂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推广有限自动驾驶,很多情况下,还需要人们手不离开方向盘,这使得其体验与自适应自动巡航差别并不大,自动驾驶与驾 驶员驾驶间的切换也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可以说这样的体验看上去很好但并不完美。而真正的自动驾驶还远未到来,而对于安全问题,我们还是应当抱有敬畏之心。

上一篇:城市限行不能再任性

下一篇:中央公车改革全面完成 压减车辆超60%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