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头条 > 返回

【生态专场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在泰达汽车论坛生态专场二上发表致辞

发布日期:2024-08-30 15:02  来源:车网世界  作者:方方   浏览次数:1462

车网中国现场报道: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联合协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本届论坛以“风雨同舟二十载 携手并肩向未来”为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8月30日“生态专场二:加速云计算与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新质型产业发展”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发表致辞。


孙逢春_调整大小.jpg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孙逢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24年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二十年来,泰达论坛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筚路蓝缕、负重前行、卧薪尝胆、弯道超越的峥嵘岁月。在此,我对本届论坛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进入新时代,汽车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智技术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注入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在本届泰达论坛期间主办生态专场“加速云计算与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新质型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借此机会,我与在座同仁分享几个个人观点:


一是我国数据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数据要素资源禀赋位列全球前列。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同比增长22.44%。2022年中国要素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元,同比增速达27%。自2017年以来,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超25%,数据流通交易需求旺盛。


二是高性能算力叠加海量数据应用,推动汽车产业全链条技术创新及深度转型升级。AI算法技术及海量数据应用不断创新,汽车产业的科学研究范式已由传统的驾驶驱动向基于智能算法的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汽车产业价值链向上下游大幅度延伸,产业链条及价值结构也随之改变。


三是多元数据交叉汇集,进一步加快汽车跨界生态与融合发展。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不断加快,与能源、交通、城市融合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将进一步催生车能路云等多维数据交叉汇集,创造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升产业价值。


在汽车数字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迎来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阶段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新形势、新问题。因此,行业各方应协同合作,在完善数据标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下功夫,盘活汽车数据生态。


首先要加强汽车数据要素标准体系建设,确保数据要素有效流通、有章可循,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行业政产学研各方应协同推进,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破解数据互通难题,确保汽车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及开发利用有章可循,为繁荣数据交易生态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其次要有效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监管,有序推动汽车数据流通应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汽车数据安全对护航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在探索汽车数据应用、数据交易的起步和发展阶段,要保持汽车数据安全监管不可缺失,持续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定期检测及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数据流通安全可控,逐步探索精细化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确保数据要素在高效流通的同时能得到有效保护。


第三要鼓励和支持汽车领域数据场景的创新探索与应用。繁荣数据开发利用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管理,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电商服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用鼓励海量数据要素的挖掘和应用,进一步推动智慧能源、交通物流、汽车金融、电池梯次利用、二手车交易等众多场景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从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为汽车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泰达汽车论坛为汽车产业各界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沟通交流平台,今天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深入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汽车向新质型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上一篇:2024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开幕

下一篇:【生态专场一】力神(青岛)新能源于长虹:引领固态科技 共建绿色能源——力神电池半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实践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