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华为系,车圈还有阿里系、腾讯系、百度系,以及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互联网出身。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一批产品,一些传统车企使用或搭载的智能网联系统,部分汽车相关企业的投资人,无不有互联网企业的身影。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图片来源:ARCFOX极狐
但是,传统车企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大考验。
“闭门造车”100多年的车圈“活了”
“新四化”到来前,由于专业技术壁垒高,鲜有跨界者入局,汽车行业百年来一直按部就班地发展:以内燃机技术为核心;机械制造为主导,核心三大件是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整车与零部件供应关系固化;整车与用户关系单一缺乏互动。
传统汽车市场中,大众、福特、通用等百年整车厂商占据绝对优势。放眼国内市场,合资品牌也占据六成份额,且是利润空间更大的中高端市场。经过二三十余年的奋斗,本土中国品牌汽车借助低端市场徘徊于四成份额上下。
如此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在2012年前后被打破,国务院当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到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2015年,国务院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未来十年国家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
理想ONE,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2014年后,互联网企业争相踏入汽车行业,诞生了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加深与汽车行业的捆绑合作,不仅以投资人身份参投相关初创企业,同时化身Tier0.5供应商,与车企展开共研或深度合作,合作对象包括奔驰、奥迪、沃尔沃、上汽、长安等大部分企业,覆盖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智能技术领域。
腾讯与奔驰共研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图片来源:腾讯
因为互联网企业的入局,汽车圈变得越发鲜活了。从现在起的国内汽车市场,没有哪家头部车企可与互联网企业割裂开,汽车行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关系也只会越发密不可分。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在加快,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21%。
引发的“鲶鱼效应”
“近5年的变革超过了过去100年”,有业内人士由此感叹道。随着智能化的冲击,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带动,传统车企向新四化转型的步伐加速。
互联网企业的一大贡献是将互联网思维带入了车圈,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差异化”。作为服务型行业,互联网企业比机械制造业出身的传统车企,更了解用户的需求,同时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占据优势。
问界M7,图片来源:AITO品牌
传统车企的市场地位被冲击,“以效益为中心”的传统经营理念也被挑战。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势力卖的不是一辆交通工具,而是致力于将车打造成智能生活空间,为用户提供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如此,新势力不以卖车赚钱,瞄准的是后市场的生态闭环打造,通过软硬件服务订阅、周边产品等多元业务提升营收。那么,吸引用户“流量”成为关键,提升客户体验度成为第一要义,用户运营模式顺势而入汽车圈。
蔚来智能系统Alder升级,图片来源:蔚来
不仅如此,传统车企在智能化、网联化领域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变得频繁且紧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及华为等成为合作重点。一大变化是双方的合作地位,互联网企业可能占据主导。比如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AITO品牌,前者主导产品定义设计,并全权负责销售渠道。
如果说“蔚小理”等抢的是整车企业的“饭碗”,那么“华为们”则对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冲击,并一定程度上加速推动汽车零部件市场向智能化、新能源转型升级,新的供应体系形成。
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已进入下半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电动化只是这场汽车革命的序幕,最终实现智能汽车、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协同融合。中国品牌汽车想要抓住智能汽车弯道超车的机会,积极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并加速冲高进程。
“华为们”激活车圈 不过,陈清泰认为,智能汽车革命带来窗口期不会太长。或许如此,本土传统车企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显得较为迫切和激进,为少走弯路并提升速度,新势力成为其打造智能汽车学习借鉴的重要范本。可以看到,传统车企已发布或即将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很大程度上复刻了新势力的经营理念:引入资本力量,强化智能化标签,在商场开设直营店引流,搞量产预订交付等。
其中,“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是学习重点。如今包括长城在内的多数传统车企,都公开表示向“用户为中心”模式转型。
当前,传统车企与用户的互动度有明显提升,如由网友投票参与命名的哈弗大狗(配置|询价)。从哈佛大狗的最新销量来看(6月接近9千辆),长城转型有一定成果。为了迎合年轻用户的需求,比亚迪也推出海洋系列,长安则有Lumin“糯玉米(配置|询价)”,奇瑞有QQ冰淇淋等。
但是,在尝到甜头后,部分车企出现用力过猛的问题。还是以产品命名为例,摒弃产品定位和命名传承等参考因素,逐渐走向“标新立异”的极端。如此的后果就是,消费者对一款新车的定位不甚清楚,可能会影响其对产品乃至整个品牌的感观。如以咖啡类别、动物系列、神话故事、网络用语等命名的产品,您猜是什么定位,定价几何?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因为车企“没有理解用户运营”的本质,“不是满足用户一切需求,而是有满足有引导”。
传统车企应深刻认识到,“我”有而“外来者”没有的优势——整车制造工艺水平,产能把控力,整合零部件资源的能力等。从新势力的用户反馈来看,对产品的制造工艺、交付能力鲜少提及,而这正是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同样是走订单生产模式,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传统车企可缩短产品量产到交付的时间,提车时间过长也影响用户的购车体验。
传统车企在与新势力竞争中,应“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再迅速补齐智能化短板,并在向用户为中心模式转型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