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一季度汽车市场产销数据,今年1-3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货车产销均止住快速下降的势头。
其中:除了轻型货车销量同比略有下降外,重型货车销量同比增长9.3%;中型货车销量同比增长9.88%;微型货车销量同比增长14.33%。
要知道,大货车可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所说,货车的企稳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形势向好。2月份和3月份,商用车一改之前连续下跌的势头,连续两个月出现正增长,标明整体经济形势好转正在向汽车市场释放能量。
说到大货车,有一个叫翟学魂的哥们,发明了一个监控货车司机偷油的APP,堪称“中国经济晴雨表”。且听他怎么说:
我过去十几年都在跟大卡车相关的人打交道,在物流里找物联网的缝隙。
G7,这是我们的产品。现在我们这个产品能干什么呢?如果大家在高速路上看见比较干净的,然后有Logo的卡车,相当大的比例那个卡车上有个设备,在每秒钟给我们的云平台传输数据,基本上现在中国可以说超过500台车的物流公司几乎全是我们G7的客户,然后他们的车辆每秒钟都和我们的平台交互,这样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他们的客服、他们的队长所有的车是否准时出发、准时到达,有没有出事故、油耗怎么样等等。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实是怎么找到这个缝隙,其实是从问题开始的,什么问题呢?这个卡车是沃尔沃卡车,相当好的车。同样这辆车走在高速路上,同样的载重,在欧洲是31升油100公里,在中国比较好的情况下是35升油,就是同样的车,为什么呢?先不说为什么,31升油和35升油有什么区别呢?
可能大家没有那么大的感觉,区别是如果这辆车一个月开3万公里,区别是这4升油大概800元,什么概念呢?远远超过这个车的所有利润,也就是这个车不能一个月挣800元,这4升油的区别是赔钱公司和挣钱公司的巨大区别。
大家都知道雾霾很厉害,而雾霾主要是靠柴油燃烧创造的,其实对环境有巨大的影响。这是沃尔沃的车,是非常好的车,其实中国真正的平均的大卡车百公里油耗要远远高于35。不说国产品牌,我看过国产油耗有可能到38、39,有可能到40。我们一方面极其节俭,各方面很抠门,另外一方面我们极其浪费的产业,其实比欧美浪费的多得的多,就是油。而且油占整个运费当中大概1/3的成本,看起来是小问题,其实是极大的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车、同样的载重走在同样的路上,我们比人家高15%-20%的油耗呢?答案肯定在司机身上,因为是司机在开车。其中一个可能性,大家看司机在干嘛呢?在偷油。因为油是老板买的,司机说不行,我挣少了,要偷油。而且全中国各种司机有各种偷油的办法,我看到最高水平的司机偷油是在中国最好管理的物流公司里面,他们给油桶打点滴,拿点滴一滴一滴偷,这样是平均的,不容易发现。
刚才我说的例子不仅仅是偷油,而且主要不是偷油,而是司机不知道怎么很好的开车,而且他也不想很好的开车。对于车老板来说,公司也曾尝试让司机负责油。后来发现司机负责油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司机特别省油,司机在高速公路上挂空档,空档省油,空档之后车就没刹车了,所以你在高速公路上要离货车远点,刹不住。
前两天看一个视频,货车冲击轿车,基本上像纸片一样,顷刻间轧成一个纸片。这是两难,当老板想省油,自己负责油的时候,司机偷油。当司机负责油的时候,司机牺牲安全、牺牲一切来使得油变得更少,是不是真的耗油少?不一定。因为司机非常聪明,所以他会想出各种方法来。
我看到一个人说他们家的司机省油省到什么程度呢?因为老板负责路上的油,最后他一定是说这个车开到这儿,然后再打都打不着了,因为司机确保把车开到这儿的时候一滴油没有。从理论上来说,这就是过去多少年来老板和司机之间是强烈的博弈关系。后来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改变这个博弈关系,会发生很多新的变化。
讲一个例子,为什么改变呢?因为我们把车和互联网连在一起,车上有个设备,这个设备能每秒钟捕捉两组车的数据,所以我可以知道车在什么地方,速度多少,甚至我可以知道,因为设备里有一个陀螺仪,像iPhone的陀螺仪一样,你可以知道车的形态,如果车突然翻了,你也知道危险了,车翻了,或者急加速或者急减速,你可以知道整个车的情况。另外我们把发动机和互联网连在一起,因为发动机和互联网连在一起,你知道司机挂几档,是空档还是三档,你知道喷油嘴每秒钟喷多少油,这个技术很多年了,但是最近2-3年我们使这个技术应用在火车领域里。
刚才的连接其实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了这样一个透明度,大家看到这是两个不同的司机,满瓶是绿色的,意思是绿色是经济驾驶的转速,满瓶都是红色的是不经济驾驶的转速,这是两个不同的司机。
这两个司机一个月可能会差2万元的油,因为这哥们儿很明显是一个非常急性子的,一会儿刹车、一会儿油门,反正一直折腾。这个人非常平稳,过去那么多年里,司机也好,车老板也好,从来没人知道谁是好司机,谁是差的司机。其实我就是这样的司机。但是我们这样的人,没关系,一个月开的很少,如果一个月开3、4万公里区别就巨大无比了,所以对车老板来说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多给他一些钱,然后把他开掉,他不应该干这个,应该开赛车。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最后发现老板就学会鼓励这个司机,给他发1万元,然后让他离开。在我们的客户里面,越来越多的老板懂得用这样的方式来给司机改变工资,大家知道过去的几十年里,司机这个市场一直是按公里付钱的,而且全天下的司机都是一模一样的,3毛钱一公里,开1万公里他可能有3000、4000元的底薪。中国非常明显的出现司机越来越紧缺,因为挣的少,风险高,所有司机都是挣一样的价钱。
但是我们发现,这样的应用改变了司机和老板的关系之后,其实好的司机开始挣更多的钱,从八千到一万甚至到一万二,这时候司机倾向于我多干一些,把车开的更好一点。
我可以很自豪的跟大家说,我们正在做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把这个图做成司机拥有的数据,是的这个司机无论是在A公司还是B公司,无论开沃尔沃还是解放,他都可以一直拥有自己的数据,使他下一次找到新老板,跟老板说,你得给我一万二,给我三毛五一公里,我过去开5年的车,我的数都是非常好的。我相信只有用这个方法,是的中国的司机会给自己做投资,他每开一段路程都影响他明年或者后年的收入,我相信5年之后,如果市场普及了这样的方式,司机不再紧缺,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司机不再紧缺,因为所有司机都愿意多挣钱,我没有别的,但我愿意承担风险,我也喜欢在路上走。
开好的车,差的4升油就接近8000元,对一个司机来说,老板多给一些钱,让他多挣4000是很好的收入,从八千到一万二。我们希望未来用互联网之后,尤其移动互联之后,我们所谓大数据用来干什么?改变这个产业最微小的结构,改变物流产业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关系,也就是每个司机如何获得自己的收入,司机和老板的关系。
这种改变,我相信是基因上的改变,这种基因的改变会使整个产业越来越健康。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小故事。用这个故事可以让大家有个感受,即使在最传统的产业里,最基础的问题,可以使我们有机会一点一点把一个产业的基因做出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