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头条 > 汽车新闻 > 返回

德国汽车看过来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北京首席代表专访

发布日期:2017-05-16 12:13  来源:资讯报道  作者:星耀   浏览次数:312

微信图片_20170516115601
记者:长期以来,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非常良好,取得非常良好的成绩,像德国的宝马、奔驰,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你如何看待现阶段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对中国自主品牌的看法。

慕容特:我们认为中国的汽车行业进步非常明显,很多中国的品牌,比如江淮,做得非常成功,不仅在中国市场,还走向海外市场,9月份德国车展上有中国的品牌展示自己的产品,已经做得非常优秀。我们认为中国公司将会继续保持这种非常优秀的表现,整个汽车的市场增长规模大概是5%左右,中国品牌的份额也会继续增长,所以我对他们还是非常看好。当然,市场上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包括全球的合资品牌,很多德国的企业在中国建厂,现在德国品牌在中国有29个生产基地和工厂,市场的竞争还是存在的,虽然说这29家公司生产的是德国品牌的汽车,但是是在中国生产的,是由中国的工人生产的,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算是中国的汽车。

记者:请您谈一下您对中国的认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认识。

慕容特:你是想问我喜不喜欢中国吗?首先我非常喜欢中国,我在中国居住了4年半的时间,但是中文非常糟糕。我们在上海车展看到了非常多的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展出,包括国外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我个人非常喜欢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也是非常有趣的主题,新能源汽车非常安静,让我们有一个非常安静的驾乘体验,另外一方面,太安静了,听不到身边有一辆车开过来,是一个惊讶。关于新能源汽车,将来是一个机遇,增长速度非常快,有很多企业和行业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有很多投资涌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一些数据和报告,我们现在在中国也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的一个市场。
除此之外,刚才我们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非常快,今年的上海车展展示159款新能源汽车,德国是30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将来会增长到超过100款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有很多的投资不断引入,不只是汽车行业的企业,还有其他行业的企业都会感兴趣投资,我们认为会达到400亿欧元的整体的投资量,除了汽车本身,还有其他的领域,德国OEM建立合资企业,要做自己的快充的网络和基础设施。

记者:我听了您在汽车产业未来前景的演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过去,一个是关于未来,在您看来,今天的汽车和一百多年前相比,是否算同一个事物?中国的百度、乐视、美国的谷歌,原本不是汽车行业的,进入汽车行业,在您看来,它们对这个行业有什么影响?

慕容特:关于您第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车和一百年前肯定是不一样的,汽车刚发明的时候,甚至都没有顶棚,现在我们的车是更加完善的,这么多年车不断地演进过程中,保留了相同点,比如说都是有四个轮子,需要刹车,都要方向盘控制等等,但是过去的这么多年里,我们都会增加新的技术和功能,现在的车都是更加现代,功能更加完备,更加多。
将来,我们认为汽车行业依然会保持非常有利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新的潮流新的进展,但是我们看到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起来,百度,作为一家软件企业,进军汽车行业,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认为不存在竞争的关系,大家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合作。为什么我们认为汽车行业能够主宰自己的潮流趋势和技术的发展的方向,今天早上我提到一个数字,关于自动驾驶,有90%的专利都是汽车行业的相关公司所拥有的,属于汽车行业的OEM或供应商的,而不是属于数字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的。

记者:90%是指德国还是指全世界?

慕容特:是国际的OEM,这个数字是从2010年开始的。

记者:现在对新能源汽车,大家都有一个认识,新能源不在传统燃料汽车的范畴,甚至认为,就是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提法“弯道超车”,新能源出现之后,在新的一个跑道上,我们没有包袱,甚至可以领先,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出来之后,我们原来汽车的核心主导的力量是不是发生了变化?第二个,你怎么理解是否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比如,智能手机时代,华为已经在手机产业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慕容特: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诞生,肯定会有新的力量进入到这个行业,并不是新的力量成为主导,新能源汽车的传统动力总成,用电力取代,但是很多的零部件制造都是和过去一样的,我们看到很多新的品牌崛起,像特斯拉,但是不会完全取代旧有的力量和旧有的品牌。上海车展有很多新的品牌,几年前完全不存在,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新的这些力量或者新的品牌会完全取代之前的汽车行业现有的企业。除此之外,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一直是在引领并且确立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车的潮流,我们看到上海车展上有很多新的车型的推出,并且很多新能源汽车上牌上路使用,所以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必须要看中国,必须是重视中国。德国品牌也是非常注重中国市场,德国品牌将会加大新能源车型的投入的力度,并且把很多新的车型都引入到中国。
关于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我们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肯定是扮演非常大的作用,研发投入很大,我们欢迎中国和全球的各个国家一起努力,包括在新产品开发,新的标准制定方面一起做出贡献,我们也认为,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中国肯定是会起到领先的作用,扮演领导的角色。

记者:这两天有人说德国已经出台了首部关于自动驾驶的法律,能不能帮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它的背景?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出台这个法律?


慕容特:德国的汽车行业,是力量非常强大的,而且是非常创新的行业,我们一定要顺应大的趋势,现在我们看到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电动车,希望在德国进一步促进前沿技术的发展,在这这样的时间点,不管是企业还是媒体都说在2020年实现自动驾驶,现在是2017年,有很多的技术,有很多的车有这种功能,所以一个新的技术诞生,必须要给它好的框架,这样能帮它健康良好地成长,德国政府看到技术已经成熟了,有的企业已经制造出自动驾驶的汽车,认为这个时候应当推出法律法规,让这样的环境,为新技术成长保驾护航,而不是阻碍这个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我们认为,一个新生事物产生,必须要在政府和行业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合作,新的技术肯定会突破现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在政府和行业界紧密的联系,才能促进成长。

记者:现在这个法律是已经生效,允许自动驾驶没有限制地上路吗?

慕容特:现在已经是生效了,但是还不是完全自动驾驶,因为自动驾驶分为5级,在德国是允许到第3级的自动驾驶。在第3级的情况下,不是说我们这个车可以自动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做车辆的自动驾驶,而说在某些场景下允许车辆是自动驾驶功能,比如说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时候。在德国境内的所有的高速公路上都可以使用自动驾驶。

记者:更高级的L4或L5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有没有时间表?

慕容特:目前还没有,很多人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未来几年还是要再看。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上午谈到在慕尼黑及周边地区,会有公共交通数据的接口收集一些数据,以用于汽车产业的发展的研究,在智能交通基础建设方便,德国的发展状况怎么样,未来怎么规划?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伴随着人才的发展,德国技术人才的输送的机制是怎么样?怎样培养年轻的汽车人才进入行业,德国有哪些有益的措施?

慕容特:关于在慕尼黑到因戈尔施塔特之间的信息收集或者数据收集的基础设施,一方面在收集数据,另一方面也在进行很多的研究,比如我们是否需要传统道路的标识,或者其他的设施设备来支持更加智能的交通出行等,关于它目前的进展和收集数据,有专专业的公司负责这项工作,没有具体的信息在这里披露。关于我们人才的教育方面,我们在德国培养工程师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一直富有胜名,在德国我们有基础的工程大学、技术大学,双轨制的教育系统,在很早期,学生很年轻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对工程的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深造。而且我们这种教育工作,不是在大学里面完成的,我当年开始学习工程专业的时候,我要在工厂里面、公司里面工作6个月时间,去实际实践一下这些工作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不仅是理论学校里面做的,还要做很多实践的培训的工作。而且在德国,汽车行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的,我们在全球都非常知名,就像德国的一张名片,所以很多年轻人愿意加入汽车行业工作。总体来说,一方面在公共教育方面,我们有非常完善非常好的教育体系,帮助他们不断成长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当我们加入到这个行业这个公司之后,有很多专业的知识经验分享,德国的汽车行业确实历史非常悠久。
 

上一篇:陆敏:《互联网与汽车产业发展》

下一篇:Mr.Sugato Sen:中印汽车市场相似又不同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