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媒体分享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新浪汽车总编辑陈瑶,盖世汽车CEO周晓莺,中国交通报社副总编辑陈林,搜狐汽车事业部产业研究主编李德辉,EV世纪创始人、总编辑史宝华五位资深媒体人出席了本次分享会,分享会由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嘉勋主持。
本次媒体分享会围绕“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时机、全面开放的机遇与挑战、面向新时代用户的营销模式、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安全、造车新势力前景”五个议题对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路径及可能性进行了共同探讨。
跨界营销很关键,汽车作为非常传统的工业,在跨界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地方。
希望科技公司能够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观点、新的视角。
面对复杂的营销环境,企业和用户沟通,要把用户散落在各个角落的信息通过社交平台和技术手段抓取汇集,与用户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建立平等的对话。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是具备优势的,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与互联网的软实力结合起来,会创造一种新的业态。
车企通过声量引发潜客到店转化的传统销售模式被逐渐解构,车企在打造纯电动车型时往往会建立一个独立品牌,通过独立品牌直连客户,以数字化技术赋能营销模式创新。
科技发展必将引发汽车产业生态链的改变。只有把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才能将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利润才可能创新高。
商用车股比在2020年就已放开,在客车和货车领域,自主品牌在市场上有绝对优势。货车目前还是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会带给市场显著变化。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车市场面向舒适性和性价比会提出更高需求,预计将有增量改变。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驾驶技术对于运营车辆,是提升安全和智能化水平的辅助技术,真正到无人驾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造车新势力企业不断涌入的根本在于对于汽车的定义是智能的移动终端。每一个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企业,都具备车辆产品未来定义里需要的因素。谁奔向在终极形态的路上,谁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硬件与软件永远剥离不开,两者的耦合或者兼容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保证最终体验的良性。
从安全性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平衡关系而言,这个平衡点不太好把握,如果说过于注重、强调安全,技术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兼顾安全性能的开发,才是重点。
科技公司一般都具备强大的生态,这是进入造车领域的一个巨大优势。但这种生态在不同的科技公司之间也出现同质化,创新不具备颠覆性,未来出圈的机会还有待观察。
通过媒体分享会的研讨,与会嘉宾对汽车产业向上发展形成了如下共识:
一、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核心契机在于思维模式的转变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变化与趋势,向上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管理层面,汽车面临从购买管理到使用管理的转变,未来除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措施或将取消,这会进一步激发汽车购买需求。在产业层面,科技变革给产业生态的发展带来颠覆性变化,汽车不再是机械产品,而变成软件终端和数据终端,这需要行业相关各方针对业态变化做出变革,为汽车产业向上发展赋能。在市场层面,需要开放引入竞争,增强品牌向上发展的动力。面对管理、产业、市场等各个层面的变化,需要自上而下转变思维模式,以推动产业向上发展。
二、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品牌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已经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还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汽车行业将步入全面开放的新发展阶段。股比放开后,市场竞争环境相当激烈,自主品牌有机会,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开放意味着大量外资涌入市场,市场固定的需求会被分散掉。自主品牌需要在开放的竞争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转型、创造价值。
三、科技公司等新势力加入造车行列,将给汽车产业带来新生态
随着多家科技公司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说明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潜在发展机会众多,这也将为汽车产业创造出更多生态模式,增加产业发展的活力。同时,科技公司造车,将来会打通生态链,为扩展产品品类、提供用户服务创造更多可能性,符合目前市场发展的逻辑,同时也为汽车产业向上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之一
市场消费的思维模式正在转变,品牌向上的终极要义在于打造符合用户心理预期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社群和口碑推动用户深入了解品牌,深度体验产品功能,新型企业采用直连用户的营销模式,把人、车、生活连接起来,让车主主体意识更强烈,对品牌和产品更加认同。此外,新一代消费者需求也偏向个性化、多元化体验,用户自己会做运营,养成车型口碑,汽车已演变成具备社交属性的重要载体,是用户个性化的象征。在营销过程中,做产品说明、讲品牌故事,更能引发用户共鸣。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助力品牌向上的关键所在。
泰达汽车论坛希望通过本次媒体分享会给行业提供更多思路和启发,群策群力、携手共进,助推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更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