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汽车行业首场盛会,本届论坛以“聚力行稳 蓄势新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16个主题论坛”,以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与行业精英一起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在11月9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4:智能交通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联网结算服务部副主任刘旭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汽车行业的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接到这个论坛的邀请还是很荣幸的,我们作为公共交通领域行业的运营单位,我们一直很关注汽车,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千千万万出行者、汽车的驾驶者,我们特别关注汽车的声音是什么。在今天“中国汽车产业论坛”上,有这样一个“智能交通”专题论坛,还探讨智能交通。也很荣幸作为交通行业的工作者,来参与汽车行业的交流。我更多分享一些我们从交通领域来看汽车行业,从交通领域在思考我们怎么样服务汽车行业这样的角度,来做一些分享,题目是“基于协同式自动驾驶的未来之路”。
我们现在“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近几十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已经走进了交通大国,逐步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方向迈进。中国的高铁世界第一,中国的公路网有520万公里的公路网,近17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的路网,这个里程数也是世界第一。从基础设施的领域,从桥梁、隧道等等建设都在全世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位置。但是从“交通的大国”怎么样走向“交通强国”?交通运输的智能化可能就是很重要的方向。
我来自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紧急应急处置中心,我们中心主要是在交通运输部下属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的职责有五大方面:
1)在路网运行监测方面,我们实时监测全国公路网的运行状态,实时发现公路网运行的各类事件。
2)我们开展重大活动、重要时段、重大事件公路网运行的保障,比如说G20等等重大活动的交通运输保障。同时我们承担着应急响应的作用,比如一些地震、一些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时候的交通事件的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包括我们承担全国区域性公路应急装备的物资中心的建设。这是应急方面。
3)我们还有一项工作职责是路况监测,就是全国公路的基础设施状况的监测。
4)出行信息服务。我们通过路上的情报板、公众号以及与一些导航等等相关出行信息平台的结合,来进行出行信息的发布。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每逢重大节假日,央视的值班间里总会有路况的播报和路网态势的报告。
5)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收费运营和服务工作。
说到联网收费可能跟大家最密切大家都了解的东西,就是可能所有开车的用户车上都有ETC,通过我们联网收费几年重大工程的建设,现在全国有2.07亿ETC用户,80%的车辆都具备了ETC设备,这个设备具备信息交互和金融支付的能力。同时,因为我们ETC路上行驶的时候要和路测交互,我们有1万多个收费站,7万多车道上面都有ETC的天线设备,同时有视频抓拍的设备。在高速公路的路测沿线,有2.8万套ETC的门架,也有ETC的设备和视频设备。这个设备分车道设置,ETC设备加上车牌识别的设备大概25万套。同时我们路网运行监测的角度上,在监控系统当中有超过20万路的视频摄像的监测设施,同时还有上万套的气象监测设备。
近两年,在开展智慧交通建设的时候,很多路测也加载了雷达,也有一些运营单位加载了无人机等等进行辅助监测工作。所以我们构建了全球最大的车路协同的基础设施环境。
谈到ETC,ETC到底是什么?对于我们每个出行者来讲,最直接的体验就是觉得ETC是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设备。但是ETC的技术是专用短程通信,我们只是用了这个方式进行车辆信息的识别以及金融支付,但是它的功能远远不止于金融支付,它可以进行车辆信息的识别,因为我们ETC都是实名制办理的,每个人的ETC都是用每个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办理的,同时他绑定了银行账户进行金融支付。所以ETC也是全中国唯一的与车辆绑定的,具有支付功能的介质。这是我们ETC的特性。
基于ETC技术的特性能够干什么?除了在高速公路收费,很多的停车场、路测停车都可以用ETC进行停车费的支付,全国现在大概超8千个停车场具备ETC支付的条件。同时ETC还在走进城市的加油收费、充电桩的充电收费等等一系列的支付领域。同时ETC也走进了城市交通管理的领域,在广东的佛山就已经采用了ETC在他的主要路口开展城市交通流的检测,而且效果非常好,从原来检测的准确性70%几直接提升到检测准确率达到90%几。因为我们原来大部分的交通流检测基于视频,视频抓拍的交通流检测会受天气和光照各种气象条件和天气条件的影响,ETC因为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它是全天候24小时运行的,所以ETC进入城市交通流检测的领域,大大提升了城市交通流检测的准确度。
除了佛山以外,也有很多其他城市陆续开展相应的试点试验,而且佛山在这个基础上已经准备全市都通过ETC,要加装ETC的城市交通流检测。
同时,ETC现在还能做什么?因为它是车路通信的工具,它具备车路协同的技术条件。因为我们路测已经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我们有这样的用户基础,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这些基础设施能为用户还能做什么?我们看到车厂现在普遍关心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领域关注的是什么?也是路上各种事件实时的感知和识别,当然现在大部分的自动驾驶基于单车智能,靠车辆的传感器进行路面相关事件的感知来进行相应的决策处理。我们的路方能否为车方提供一些什么?我们也有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做了一个小的短片。
(VCR)
刚才介绍了一下我们对于ETC下一步为车厂赋能、为汽车赋能的思路。这个图和片子里展示的内容基本一致,因为我们路测现在有大量的监测基础设施,我们考虑基于这些大量监测的基础设施,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对于路面上发生的各类交通事件,包括气象事件以及交通事故、道路的扬撒包括施工,施工我们本身有一个报送系统,行业是知道相关信息的。将相关信息通过事件自动的识别,实时把事件识别出来之后传输到路段的决策中心,高速公路每一个高速公路的路段有一个路段的监控中心进行实时交通事件监测的,识别的事件到路段中心之后,路段中心可以把相关事件推送给上游的ETC门架,ETC门架可以通过ETC的天线发送给车上ETC设备,ETC设备接收到信息之后就可以提前给我们出行的驾乘人员进行安全预警。
比如现在最普通的比较老式的ETC,是可以通过连续蜂鸣进行安全预警。如果新加装的ETC,现在很多ETC设备都是智能化的设备,也可以进行语音图文的播报。今天在座的更多是车厂的朋友,如果我们在2020年的时候基于工信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的文件,其实已经推动ETC汽车前装,当然现在是选装。选装ETC的量现在也在不断上涨,从最开始大家试验性质,现在前装的ETC也有100万辆的用户。
随着ETC前装接入车载供电,就有更丰富的形式,可以通过ETC的设备就作为通信传输的通道,和我们车辆的行车电脑相连,可以把相应信息推送给车辆的处理系统,可以通过车载的大屏、语音、图文各种形式展示给客户,进行安全预警。同时如果是自动驾驶的车辆,除了进行提示和展示以外,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把接收到路测的相关信息,结合自己单车智能的感知进行综合的决策和运算,来进行相应自动驾驶的支撑。
我们结合“交通守望者”的体系,最基础的能力就是大幅降低安全事件,提升路网运行的效率。从车端来讲,接收了相关信息之后,也可以大幅提升我们自动驾驶车辆对于路面事件的感知能力。除了安全事件以外,我们也跟很多主机厂做相应的调研和交流,我们也希望听到主机厂的声音,告诉我们车端更希望得到路测哪些信息,我们进行相应的信息发送,来支撑自动驾驶。
我们现在很多的自动驾驶车辆大部分都在研究单车智能,尤其欧美体系的自动驾驶车辆都在研究单车智能。单车智能是能够进行一定的感知和自动驾驶的决策,但是单车智能最终的感知能力总归有瓶颈,不能无限度地感知遥远的、超视距、有遮挡的信息。如果一定要提升单车智能超视距的感知能力和精度,其实它的成本也是大幅上升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路测是有这样的信息可以同步给车方,所以我们在考虑路测的信息通过ETC的体系同步给车方来支撑自动驾驶。
欧美为什么采取单车智能这样的技术路线?是因为在西方国家其实很难有这样的体制可以协调路方提供相应的信息给车方,但是我们其实有这样的能力,中国有这样的体制优势,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协调路方,把路测的信息结合起来赋能自动驾驶。所以可以走出一条中国式的自动驾驶的路,就是协同式自动驾驶的路径。
这是我们从交通行业看,我们怎么赋能车厂车企、赋能自动驾驶的考虑。
就这样的体系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系统架构的研究,一些重点技术的攻关,比如关于事件识别的AI算法研究,比如说信息发布的策略、精准性,我们希望我们的信息不是广播式的,我们的信息是定向发给事件上游的相关车辆进行预警的,所以我们也在研究信息发布的实时、准确以及精准定位的发布策略。同时涉及到传输给车方的信息准确和安全的问题,我们也在研究相关的信息加密和数据安全的问题。这是围绕我们相关体系开展一系列的研究。
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觉得我们有能力做成?在过去的大约10年时间里,今年是我们路网中心成立10周年。我们在过去10年里,跟公路交通行业一起,我们一直在着力解决公路交通畅通的问题。从2014、2015年全国开展了ETC的全国联网,就是我们装的ETC只能在本省应用,通过2014/2015年的工程,我们实现了ETC在全网的通行。
第二期工程,2016-2018年我们通过两年时间,2018年1月1号上线了通行费电子发票的系统,配合国家的税制改革开展相应的工作。
第三期工程,2018年-2020年,我们取消了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工程,我们通过这样的工程解决了收费站的交通拥堵。
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我们都在一直着力解决交通行业的畅通安全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工程我们也积累了2.07亿的ETC用户,也积累了大量路测的基础设施、传感器和通信设备。通过这一系列,我们就在研究这些东西可以做什么,基于这一系列能力的积淀设计了“交通守望者”的系统架构,也设计了一套能为车方做些什么的体系。
最后我们看一下考虑的ETC下一步的延展方向,也是我们觉得可以跟车方共同携手做的事情。首先ETC起源是通行费的支付,我们看到它现在其实从通信能力的角度来讲和感知能力的角度来讲,我们研究了“交通守望者”安全预警系统,这个系统不只是设想,已经开展相应的试点示范。在上海的G60高速,我们跟上海市交通委松江区政府和G60的运营公司,一起联合开展了G60智慧高速建设的试点,解决方案就是用了“守望者”的方案开展建设。
同时在“沪杭甬高速”的浙江段也在开展试点示范,我们在发布之后,也有其他的十几个省份都在探讨,希望开展相应的试点示范。从行业来讲,我们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我们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很快的时间就可以形成普遍性的服务,能够提升路网运行的安全和效率。这件事情其实对于我们路方也好、车方也好,对于我们的出行者也好都是有价值的。所以这是“交通守望者”的方向。
结合安全预警和通信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我们结合车厂的需求来发布更多的信息,来赋能自动驾驶,这是未来从车路通信角度的方向。同时,有一些城市也在试点城市交通流的监测,下一步它的发展方向是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很多地方都在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很重要的部分。这是助力智慧城市的部分。
另外它作为支付的介质,它有支付的能力,延展方向是从通行费支付,逐步走到了拓展场景的支付,下一步它可以走进更多的车生态和车生活。我们在跟很多车厂交流的时候,都说我们车卖出去了,我们跟车主的联系就断掉了,我们希望和车主保持长期的联络和互通,能够建立车主生态。因为我们的ETC是实名的,所以它天然和车主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也很愿意和车厂一起,构建车主车服务的生态。
所以这一系列的事情,我们的交通和汽车行业来讲本身就是互相连通的,我们建的所有路是为车服务的,我们的目标都是畅通、安全,都是为车主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实是我们路跟车一起为车主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也希望未来,我们真正能够让“智慧”的路赋能“聪明”的车,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行则将至。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