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地去按按车身蒙皮,看结实不结实,这才放下心来。即使我们已经从很多媒体上得到各种科普,车身蒙皮的厚度和安全性没啥关系,但我们也还是会有这个下意识的动作。
抛开这些不谈,我们今天并不打算给大家再次科普蒙皮和安全的关系,众所周知,如今的汽车已经非常安全,但是,到底有多安全?
60年的差距
曾经,美国权威碰撞机构IIHS做过一次双车对撞测试,测试车是两台相隔近60年的美国车:一台2009年的中型车雪佛兰迈锐宝,和一台1959年的雪佛兰Bel Air大型轿车。它们用相同速度进行40%正面碰撞。
当然,大家想也知道,这场相差如此大的对决中,新车肯定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但那台Bel Air的损坏情况仍然触目惊心。它长长的车头完全像一张揉起来的纸一样缩成一团,整个乘员舱完全塌陷。
在车内,由于没安全气囊,甚至没安全带,被折断的方向盘对用于测试的假人头部造成相当损坏,同时由于乘员舱严重压缩,钢铁制造的假人小腿甚至出现了变形。钢筋铁骨的假人尚且如此,如果坐在里面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
而反观迈锐宝,除了车头部分严重损坏之外,整个乘员舱没受到任何影响,甚至车门还能正常开关,弹出的安全气囊和及时起作用的安全带也确保了乘员的安全。
差距在哪?
也许你要问了,60年,为何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如今的车,无论轿车SUV还是MPV,车头部分都拥有早已标准化的碰撞吸能结构,通过使用不同强度的材料,在碰撞时,这些材料会逐步变形,从而吸收能量,而剩下的能量,则由乘员舱的超高强度材料抵抗住。同样地,车尾也有相同的吸能结构。这些结构上的进化,是在这60年间,在无数致命交通事故下总结而来的经验。
而60年前的车,当时的碰撞防御仍然停留在长车头长车尾上,当时的汽车工程师认为,长车头就足以应付碰撞。当年的车没有乘员舱强化,没有粗壮的ABC柱(相反地,一些车甚至热衷于取消这些柱子),更没有安全带,车内也充斥着锋利的金属仪表台设计。在当时的汽车看来,安全并不重要,而正是这样的观念,导致了早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要远远高于如今。
未来的车会如何?
现在的车,基本已经有很完善的结构安全设计,在不久的未来,这些结构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随着材料学的进步和主动安全系统的不断进化,未来的车能抵抗更高的碰撞速度,能防范更刁钻的事故(例如轿车高速冲进货车车尾),毕竟,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