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几天前全新的smart上市,12.5万至13.6万元的售价并没有超出大家的预期,然而多数人更期待当年在网上销价10万元的促销款smart。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新款smart在国内有些生不逢时,微型车和小型车市场的快速萎缩让定位豪华的小家伙们也未能幸免。Smart、mini、甲壳虫这些豪华“小车”在国内都面临艰难的市场处境。
无论是微型车代表smart还是大一号的mini和紧凑级的甲壳虫,在中国市场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们都红极一时、声名远扬却又很快备受冷落,如今想要在销量上有所突破却比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要艰难。
这些不仅是国人求大的买车心理在作祟。目前,国内豪华“小车”的受众群体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并且多数会是家里的第2辆甚至是第三辆车。然而限购成为豪华小车的最大的打击之一,一牌难求让限制了一些人的购买,第一辆车的消费者更多为满足家庭用车需求而放弃买小车。
车企教育市场的工作做得并不好。无论是mini还是smart入华都引来了一批“高质量”消费者捧场,这些人也成为当年带领豪华“小车”连续增长的动力之一。只顾售车的车企却被胜利冲昏了,教育市场的工作未能像新车推广那样用心。于是在前几批的消费者迎来疲劳期后,市场对豪华“小车”反应变得迟钝,消费者在买车求大追高配的路上越走越远。
小型车的品质并未与豪华接轨。此前有个女同事,在经历了漫长的摇号后买了一辆和憨豆先生一样颜色的黄色mini,然而一年后却默默的卖掉。她说,逼着她卖车的原因不是不喜欢mini或者是换大车,而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修车,各种问题让她用车的心情糟透了。和这位同事有相同经历的人并不少,外表光鲜的豪华小车背后却有着许多让人“伤心”的故事。这些小车在国内高价格的背后也多了口口相传的“坏话”,并在口碑上被打上做工、质量与价格不符的烙印。品质上高一筹的甲壳虫却因设计和市场定位问题销量一直低迷。
国内暂时低迷的“豪华小车”未来并不是没有希望,豪华小车价值的回归取决于车企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培养自己属于自己的豪华小车消费理念和专注卖车一样,应成为其推广产品和品牌的重要部分。提升小车的品质和质感是“豪华小车”走的长远的必经之路,毕竟没有消费者愿意花高价买个粗糙的小家伙。同时,不要紧盯着小众市场不放,想大卖就要打动更多的人接受高品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