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近日,关于新能源汽车骗补的丑闻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圈内发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骗补将受到严查,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爬坡,未来补贴越来越少,甚至将取消补贴,这些政策是否不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新能源汽车开倒车呢?
中国电动汽车繁荣的背后却没有在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车型
据统计,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0471辆,同比增长3.3倍;累计销售331092辆,同比增长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482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
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近50万辆。数字庞大的背后,甚至可能有假,因为骗补丑闻就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实际产销量可能没有如此之高。即使新能源汽车销量有那么高,但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也是品质较低,没有出现类似特斯拉这样的在全球有很大竞争力的车型。
国内新能源汽车难改低端高价的形象
从中国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来看,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下;而20-25万元区间的车型仅有北汽EV200、E150EV、力帆620EV、长安逸动EV、荣威E50和启辰晨风几款车;价格在25-35万元的有比亚迪e6和北汽新能源ES210两款车;价格超出36万元的只有腾势一款车。
可见,中国的电动新能源车依然以低端车型为主,可是这些低端车型补贴前的售价并不低,而同级的传统能源汽车却便宜了很多。我们以售价为24.99万元的长安逸动来看,补贴后的价格为14.99万元,而长安逸动的传统能源车型售价只有7.49-11.79万元,即使补贴后的价格,相对传统能源汽车依然贵了。
现行补贴政策导致车企钻空子
新能源汽车要有竞争力,不仅是给车企补贴,更重要是给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补贴,让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保护政策取消,让所有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公平公开地竞争,而更多的却是当地政府对当地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更大,对外地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更弱。
其实,补贴不仅难补贴出中国的特斯拉、还容易滋生腐败,与其直接补贴给汽车企业,还不如借鉴国外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办法。在美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是政府发放积分。政府不需要出钱,而是让生产污染车的车企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提供资金,这种压力倒逼这些车企转型新能源汽车。在德国和法国提高补贴的门槛,提高续驶里程数标准,从而推动真正的电池技术研发。在日本和韩国则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客提供高额补贴,补贴在用户端,以提高此类汽车的销量,刺激车企转型。
新能源汽车骗补一事,政府应该考虑补贴的办法改进,而不是一味地给车企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改装车型就能获得巨额补贴。随着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将退出,如果到时候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还是不够长、充电设备还是不够方便等,在那是没有真正技术实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将被淘汰和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