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常见新能源汽车类型有:纯电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插电式混电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对标国内市场常见有比亚迪宋、唐系列,吉利帝豪等。
虽说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但很多消费者却是持观望态度,那么到底是因为些什么原因呢,这5个理由告诉你。
技术性差距:你造的并不是我想买的
跟国际技术相比,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家造的电动汽车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反观外资企业的车型,本田、特斯拉、英菲尼迪等很多汽车制造企业都有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且大有甩开袖子大干一场的架势。
英国《金融时报》调查显示,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工艺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日本电池平均能量密度比中国平均水平要高出30%-40%,充电次数也是中国的几倍。这也是前面小编在写《比亚迪为什么会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NO.1》时候很多粉丝大力反对认为电池技术远远落后的重要原因。
同传统燃料汽车相比,其实国内汽车制造厂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来说,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驱动轴、差速器、离合器等,至今仍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包括上汽在内的国内汽车厂商只能通过与海外巨头合作、采用共享知识产权的方式研发自己的车型。这就十分尴尬了。你再回头来对比特斯拉等汽车,相信就算稍贵些,只要预算达到了,车主还是乐意的。
产业链生态不完整
常见的问题体现在充电桩运营混乱、充电速度慢、电池更换费用过高(很多更换一块电池动辄几万块)、核心部件使用寿命未知,技术并不透明于消费者、保值率低,售后体系跟不上等
能源隐忧和其他能源渗入
尽管国内环境或者大到国际市场来说,政府行为都在助推新能源,强调节能环保。但实际来说,电动汽车所产生的巨大间接性污染也是不容小觑的。
我们知道国内的电力动力来源70%来自于煤等燃料,其中少部分来自于风力、太阳能等形式,如果没有清洁的电力动力来源,那这个意义到底又有多大呢?更何况,现在还面临着氢气等能源的挑战。
国内新能源汽车指标
摇号有多难呢,拿到一个新能源指标又要经历什么呢。举个例子,北京2017年6万个指标在8月份就被抢完了,而这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拿到了指标,大数人仍然没有解决指标问题。
市场监管不够
很多无良制造企业,将政府政策红利作为企业获利的根本,没有落实到认真造车,回归制造本质,更多的是将这些政策红利作为套取补贴的一个捷径,无疑于玩火自焚,他们给到消费者的反馈,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小编认为如果汽车制造企业能回归制造,踏踏实实做汽车,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新能源汽车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车主还是很愿意做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