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新体验 > 返回

新能源公交推广政策将深远影响我国汽车产业

发布日期:2015-11-20 21:07  作者:张宏利   浏览次数:4057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三部委推出“考核办法”之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制定了总量不小的新能源公交车换车计划。如国内拥有公交车最多的城市北京,计划在2014~2017年间,将在现有基础上再购置490辆纯电动公交车,届时纯电动公交数量将达到800辆。另外,北京公交集团利用现有的优势,将线网供电改为线网为电池充电,以解决充电场站的建设难题,大规模推广双源无轨电车。预计到2017年,双源无轨电车的数量可达到2605辆。

新能源公交

国内另一大公交车拥有城市上海,计划到2015年推广应用1.3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使用范围涵盖公交、公务、企业、环卫、物流等多个领域,届时上海市超过六成的公交车将为新能源车辆。
 

排在国内公交车拥有量第三位的深圳,计划在2013~2015年间推广3.5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5000辆公交大巴、3000辆出租车、1500辆一般公务车、10000辆环卫物流等专用车以及16000辆私家车。
 

另一大公交车拥有城市广州,2015年要建设一批电动公交车的充电设施,届时将有10000辆以上的电动公交车上路,这一计划相当于要将全市现有的11000辆公交车全部换新。
 

各地、各城市更换新能源公交车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并不一一列举。只是想说明,随着国内各城市迎来公交换车潮,不少城市早已在三部委“考核办法”出台之前制定了各自的新能源公交车更换与新增计划。这些计划就像网上购物中的“购物车”,基本上已经揣进了国家新能源汽车实施规划的“腰包”,不发生意外情况不会跑掉。
 

方法虽好但仍存质疑
 

记者注意到,“考核办法”的最大看点在于,规定了各城市公交车年度新增与更换新能源公交车所占的比重,并且这一比重在2015~2019年的5年间呈递增状态。
 

“考核办法”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各地在新能源公交车普及程度、充电设施建设、其他替代能源获取方便性、交通与污染排放现状以及未来新能源公交车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业内普遍认为是一版相当不错的方案。
 

但仔细推敲,似乎“考核办法”所制定的试行方案中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表中所示的一、二、三类地区为例,一、二类地区每年新增与更换比例以10个百分点递增,三类地区每年的这一递增比例仅为5个百分点。同时,在启始阶段的2015年,一类地区所要求新增、更换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的比例为40%,分别高于二、三类地区15个和30个百分点;在结束阶段的2019年,一类地区所要求新增、更换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的比例已高达80%,分别高于二、三类地区15个和50个百分点。
 

三类地区启始10%的新增与更换比例和每年5%的进阶幅度似乎过小,尽管由于当地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排放污染状况均不相同,但同样作为大城市的西部重镇——重庆、成都、西安,这三大城市的公交车数量都在5000辆以上,均位列国内公交车拥有量城市的前10名之内。在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从来都是取齐划一的背景下,这些交通拥堵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均不亚于东部的城市有什么理由在2015~2019的5年间只有10%~30%的新增与更换比例?同样,作为二类地区中的武汉、长沙、福州、厦门等城市,无论从城市规模还是从交通、环保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方面考虑,均不亚于一类地区中的大部分城市,它们也需要每年都以低15个百分点的比例得到特别关照吗?
 

天然气车辆仍有用武之地
 

说到新能源公交车,就不得不说说天然气公交车。由于天然气分子结构的特征,使得使用天然气的发动机燃烧后的尾气排放水平大大优于传统的柴油或汽油汽车。同时,由于天然气储藏、采集、储运以及加注等的广泛性和便利性,使其成为世界公认的清洁燃料之一。
 

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时,北京公交加快了当时称为“绿色公交”战略的实施步伐,不断增加CNG、LPG等天然气公交车的数量。以当时的标准来看,北京清洁燃料公交车拥有量已居世界各城市前列。
 

从当时的情况看,90%以上的天然气汽车属于城市公交车。正是天然气汽车的助力,使得我国各地的公交车绿色环保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形象改进的需要和PM2.5的检测压力,使得国内公交车更新换代与内生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如果全部置换使用纯电动公交车,受其购置成本和使用方便性的制约,恐怕绝大多数城市承受不起,只能按照三部委所要求的“考核办法”要求逐渐置换,稳步发展。
 

此时,在除了新能源公交车之外的存量车辆资源中,新增或更换剩下的其余比例资源则完全可以大量配置天然气公交车。据来自天然气重卡企业的一份资料,根据他们的测算,一辆天然气重卡相当于种植了84棵树。虽然他们并没有详细解释其中的理由,但天然气车辆减排的特性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将天然气发动机用在公交车上减排的效果也不会差。

上一篇:广汽传祺2款新能源车亮相 GS4电动车领衔

下一篇:5年后新能源车占比90% 吉利豪赌明天?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