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年初,以四年前轰动一时的雷克萨斯LF-LC概念车为设计原型的雷克萨斯LC系列跑车就已发布——临近年尾,我们也想通过对这款车的设计解析向新时代激情与感性的设计表率作一个有始有终的揖手礼。
高还原度,堪称典范
可以说,提到雷克萨斯,老一辈国人对其第一印象就是质量好,工程技术十分出色。;而年轻一辈对其深厚的喜爱则更多源自其锋利的造型语言。而在LC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结合,那就是将超前的造型设计与扎实工程技术相融合——如今的量产版与2012年北美车展首秀的LF-LC概念车在设计上几乎毫无区别。最少的改变,最少的妥协,不得不说雷家的工程团队和设计团队真的有那种令人叹服的工匠精神。
在设计阶段,LC系列就以完美还原LF-LC概念车“诱惑与科技”的设计主轴为原则。以L-finesse设计语言所构建出纺锤形设计元素,囊括了车头部分的中央进气格栅;在俯视车顶腰线和车尾线条时,“收腰”的设计——车门后方往里凹的造型,营造出后轮特别宽大的视觉感受,辨识度极高。
LF-LC概念车为了表达更加夸张、激情的设计风格,车身又宽又低,量产版改动了比例和尺寸,为4770×1920mm×1345mm,轴距2870mm,前后悬分别只有紧凑的930mm与970mm,配合低矮的发动机舱罩,营造出毫不拖沓的修长线条,尽可能做到不影响原有的观感。
LC的超薄大灯组有很多说道,为了还原LF-LC概念车的灯具,工程师在技术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前灯的LED灯组距离前轮拱非常近,必须用非常特殊的设计才能实现。尾灯看似深邃的灯光效果,则是通过巧妙的平透镜来实现。
翼子板引出的车顶曲线,自车顶滑落向后逐渐收束,展现出挺括的车尾造型,给人以安定稳健的视觉效果。沿着车顶侧面的镀铬装饰凸显了轿跑的优雅线条,车顶和C柱的高光泽黑色涂装处理营造出车顶悬浮效果。
透过光影的变化,可以清晰地辨识出车尾部分的纺锤形折线轮廓,自尾灯引出在牌照架上方收紧,而后向两侧延展扩散,与排气管装饰罩的外沿轮廓融合。车尾灯组采用了工艺复杂的透镜反射系统,而图片中尾灯展现出的深邃透视效果,在物理结构上仅需要不足视觉五分之一的厚度即可实现,实现轻量化与高度集成化的同时,也减少了车内空间的占用。
温度内饰,感性诉求
与外饰部分对LF-LC概念车进行的“高度还原”不同,LC系列在内饰设计上并没有采用概念车的前卫设计。这是因为丰田章男先生曾经评价:“LF-LC概念车的内饰缺乏亲近感”,而作为一台量产车,冷冰冰的未来感固然夺人眼球,却少了几分亲和感。因而在雷克萨斯LC的开发阶段,感性与温度这两个元素就成了设计师的重要诉求。
雷克萨斯LC的驾驶舱空间规划,凸显了驾驶席与副驾驶席并重的概念。当我们以驾驶席视角去观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以驾驶席为中心的UI设计思路,驾驶者的臀部被设置在靠近车辆重心的位置,超低的发动机盖、被刻意降低的仪表台高度以及窄而倾斜的A柱设计,让驾驶者乘坐重心更低的同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道路视野。
以副驾驶席的视角去观察,左手边的宽大流线型扶手,在设计上与右侧的车门拉手完全对称。在区域划分上,将驾驶席与副驾的空间清晰的进行了区隔;在功能上,大腿两侧的扶手显著提高了激烈驾驶时副驾乘客的身体稳定性;在设计上,副驾驶完全没有沦为驾驶席的附庸,而是以“独立成章”的形式予以呈现,让副驾驶席的乘员也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礼遇。
LC系列内饰有四种配色,温暖橙色加海水蓝色的Breezy Blue,低对比度棕色的OchreShade,冷静成熟的黑色Black以及图中展示的暗玫瑰色DarkRose。
搭载黑科技
十档变速,独一无二
这次LC备受瞩目的一点,就是全球首配的10速自动变速器。10AT最立竿见影的好处是修饰了2-5挡的加速曲线,每次升挡转速只回落1000转,这让加速过程更富有节奏感。LC有两副动力系统:汽油版本的雷克萨斯LC500车型采用传统汽油动力的5.0L V8(2UR系列)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全新开发的10速自动变速箱;混合动力版本的雷克萨斯LC500h,则采用搭载3.5LV6汽油发动机的“多级全混动”动力系统。雷克萨斯LC500搭载的5.0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具备D4-S燃油双喷射技术,最大功率351kW(477Ps)/7100rpm,最大扭矩540Nm/4800rpm;0-100km/h加速时间小于4.5s。
进入国内后LC的售价大约在150万左右,直接竞争对手包括玛莎拉蒂GT,宝马6系GT、奔驰E63 Coupe AMG等车型。可以说,无论是造型语言,还是工程技术,LC都展现了雷克萨斯品牌的较高水平,是一台非常有前瞻性的车型。
就像一位朋友评价道:“LC”不只是“Luxury Coupe”的字面意思,更被赋予了“Lexus Challenge”的深远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