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知识是对汽车零部件知识和汽车驾驶知识的统称,只有掌握了全面的汽车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尽量改正那些不良习惯。那么,汽车知识中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呢?
一、踩离合“拖泥带水”
由于经验不足,总感觉车速过快无法控制,很多新手在开车时左脚都会不自然地搭在离合器踏板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舍得离开离合的习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离合器长时间处于半分离状态,不但离合器片容易损耗,时间太长还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正确的做法是完成挂挡后,左脚应该立即从离合器踏板上抬起,而使用油门和刹车控制速度,切不可拖泥带水。
二、开新车猛加油起步
当驾驶一辆新车时,对于车辆的操控、制动等系统可能不是很熟悉,以高速度起步时,很容易造成危险。所以,启动以后不要急于挂挡行车,最好稍等“半根烟”的时间。车主可以利用这一两分钟的时间来听听车辆有没有异响。
三、开新车喜欢“满载运行”
很多汽车厂商对于新车磨合时的载重量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也就是说,新车在磨合期间尽量不要满载运行。载重量过大的话,会直接导致避震器压力轴承受损,严重者可能行驶几万公里就需要更换避震器,造成车主经济损失。
四、新车“拉高速”不“循序渐进”
“拉高速”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赞成,有人说拉高速完全没必要。这让很多新车车主感觉无所适从。对于这个话题,专家表示,在完成磨合后,让车辆尽可能达到高速状态,可以提高车辆运转的整体平顺性,更可以去除因为磨合期长时间低转速工作造成的积炭,并能够检查车辆各部分在极限状态下是否工作正常。但专家同时也强调,“拉高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首先是必须在限定时速内行驶并保证车内人员安全;其次,在拉高速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下就把车速提到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