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生活 > 品牌 > 返回

7月汽车投诉排行榜,冠军又是它!

发布日期:2015-08-19 10:19  作者:七羽   浏览次数:921

 七月,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公布的汽车产品缺陷投诉案例共410例,除去4例商用车,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投诉案例共406例。与上月的418例基本持平。
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公开信息,每例投诉均需提交车主身份证号、车架号、手机号、真实姓名等验证信息。据业内人士透露,总局在公布投诉信息前,一般还会和投诉人电话联系做进一步确认。因此,该信息源应是已知最真实、最权威的之一。

该信息缺点是,样本空间不足够大。平均每月四五百份的投诉,与每月100多万辆乘用车的销量比不相匹配。因此,本报告结论只提供一个方向性参考,不一定完全代表车型的质量情况。


对销量较小的品牌说,投诉的随机性很可能造成结果的夸张性波动。如阿斯顿马丁在7月接到2例投诉,相较于其200多辆的年销量来说,会得出一个惊竦结论。这时,读者要辩证地看待。

对于销量较大的品牌来说,本结果还是有相当参考意义。

上次的投诉排行榜是以品牌为统计基础,7月的表格尝试用厂家来表述。这样,可以分清同样是大众品牌,是一汽大众投诉高,还是上海大众投诉高。

上表仍然有两个重要信息:投诉总量、投诉销量比。前者是根据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累加而成,后者是以7月投诉占比除以该厂家2014年中国市场上的终端销量占比得出。其中销量占比还涵盖了进口车的销量,应为业内最准确的算法之一。这种兼顾了投诉量与销量的算法,可以有效避免“因为销量大,投诉量才高”的质疑。

长安福特以136例的投诉,一举挤掉大众而排在榜首。这个结果占7月投诉总量的33.5%,即平均每三例投诉就有一例来自长安福特。这个数字也比6月份至少多出了30%,说明消费者对长安福特车型的投诉有明显上升趋势。

福特中国则以9.06的比值,高居投诉销量比前列。这个比值的行业平均水平为1,越高说明其投诉情况越严重。福特中国9.06的水平,意味着它的投诉比重是其销量比重的9倍。

福特在2015年上半年的中国市场,以40万辆的终端销量排名第七,属于主流阵营。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投诉销量比就具备了很大的参考意义。而且,环比6月,无论是投诉总量、还是投诉销量比,福特在7月都创下了新高。

可以说,福特车型的质量确实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质疑。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销量相当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来说,他们的投诉量却大相径庭。北大众70例的投诉量,是南大众的2.4倍之多。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一汽的品控和公关能力相比上汽还有一定差距。

类似的,上汽通用虽然投诉总量排在第三,但还不到第二名一汽大众的一半。其投诉销量比为0.84,也略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家美系公司也开始使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是否会出现大众、福特遇到的问题,有待观察。

不过,一汽在德国合作伙伴上失去的颜面,在其日系合作伙伴上找回不少。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分别以0.15、0.42的优良成绩领先于大部分车企。



另外,长安马自达2.24的投诉销量比远高于一汽马自达,而长安汽车自身的投诉销量比仅为0.17。

这说明:一方面自主品牌的质量确实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自主品牌车主对问题的容忍度更高、或不愿意/不知道去质检总局官网投诉。

其它投诉销量比较低的自主品牌有:长城(0.15)、奔腾(0.24)、吉利(0.33)。可以看出,自主品牌的销量与投诉率大致成反比。整体看,这是市场重复博弈后给出的一个公平结果。

从单个车型看,7月投诉最高的仍是蒙迪欧。该车型继6月收到近80例投诉后,7月继续收到了103例投诉。这个数字是第2名到7名的总和。

蒙迪欧的主要问题仍然以车内异味为主。车聚网读者群的一位上海聚友反应:他每次上车前都要先把门窗打开,开自然风吹10分钟再上车。但上车后开空调,味道还是如期而至。“开久了身体不舒服,家人坐了也说头疼”。

他向4S投诉过后,得到的答复是,厂家在解决。这个“在解决”一直进行了快一年,至今仍未有建设性进展。
 
有车主通过自己动手拆解,发现蒙迪欧的止震板为沥青材质,而且没有漆层封护。而国外的蒙迪欧虽然也使用沥青材质,但有一层浅色的封护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隔异味的散发。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长安福特在召回8万辆翼虎时承认的原因:生产材料未能符合福特在全球执行的标准。

“我后悔死了,最近在准备卖掉这辆蒙迪欧。”上述聚友最后表示。

排在单车投诉榜第二位的是速腾。毫无疑问,焦点仍然是非独立后悬架。

有意思的是,时至今日,距2014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对速腾后悬断裂一案开展调查,整整一年了。除了其官方网站曾被网友两度扒出同一份缺陷调查报告外,一直没有下文。那份神秘的报告中,明确认定速腾后悬“构成缺陷”。但此事很快遭到官方的矢口否认。

同样是质检总局的网站,一边是千呼万唤终不出的速腾缺陷认定,另一边是接连不断的速腾车主投诉。我们做为局外人,确实无法想像质检总局在面临怎样的艰难抉择?

排在第三位的是福克斯。这款A级车市场的标杆,自投放以来其实一直伴有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器的隐疾。

可能不为人知的是,今年7月13日,长安福特官网公布了一则声明,称将对福克斯、嘉年华、翼博等车辆的双离合控制模块延保至10年或24万公里。声明中,长安福特承认了PowerShift变速器可能会出现工作异常,造成车辆无法启动或缺乏动力。

其实,这不是福特第一次延保。在2014年7月,长安福特宣布对该款变速箱进行5年或16万公里的延保,不过范围仅限于变速箱输油轴油封。当时的延保主要是应对诟病已久的福克斯漏油问题。

但两次延保,仍然挡不住福克斯车主旷日持久的投诉。无论是延保油封、还是延保控制模块,都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而车主们更关心在行驶中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一位福克斯车主表示:如果在高速行驶中,因为变速器问题发生动力突然丢失而导致事故,即使长安福特事后给予免费维修,但又怎能弥补已经造成的人身伤害?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情况下,长安福特应对这款双离合变速器发起召回。

汽车召回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如实向质监部门报告分析结果。生产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长安福特既然对PowerShift实施了两次延保,说明它非常清楚该产品可能存在缺陷,但是否有向质检总局报告分析结果,不得而知。业内知道的是,大众汽车也曾于2012年5月针对怨声载道的DSG宣布过10年或16万公里的延保;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并激发了消费者的进一步抗议,最终于2013年先后三次召回了共计100多万辆DSG车型。

召回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有隐瞒缺陷情况的,可处以货值1%-10%的罚款,严重的可吊销有关许可。

三甲之外,也都是一些榜上常客。如高尔夫DSG异响顿挫、途观EA888发动机漏油、科鲁兹变速器异响、翼虎轮胎起皮、迈腾EA888发动机烧机油、君越轮胎起皮。令人略感意外的是,奔驰C级成为了唯一一款进入投诉前十的豪华车型,原因是车内异味和座椅渗油。

从投诉的部位来看,7月份车身问题由6月的第三位跃居第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类似蒙迪欧、奔驰C级这类车型的车内异味引起。这也好理解,7月是最湿热的一个月份,客观上导致了异味和车身电子故障的盛行。江苏、广东、浙江投诉量上升,而山东、河北相对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最后,看一下三类品牌的投诉销量比。自主品牌以0.6的比值,获得了最低投诉的桂冠。原因前文有述,一是自主品牌质量确有提升,二是自主品牌车主容忍度更高或无意上网投诉。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应该再对自主品牌的质量抱有偏见了。

车聚小结:

这是车聚网继7月18日刊发了6月投诉排行榜后,第二次发布这样的信息与分析。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车聚君在读者群天天都被消费者问到某某车怎么样,但经常发现各位聚友选车时往往更看重谁的优点多,而较容易忽视缺陷问题。同时,各种第三方评价机构又不具备完全的公信力。这时基于权威信息的缺陷报告,可以提供一个有力参考。

因为真实。
但是,不是所有人待见真实。比如,7月24日我们那篇阅读8万+的6月投诉分析文章被删,与文中提到一家品牌有关。车聚君很理解他们的做法,谁的工作都不容易。但最不容易的肯定还是千千万万消费者。他们有权知道真相。

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是车聚网成立起即坚持的初心。我们不确定这篇文章是否会被删,但我们的初心不会变。

上一篇:5万起的“颜值+SUV”瑞风S2能否再成爆款?

下一篇:朱江谈雷克萨斯中国复兴之路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