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在一个朋友的日记里,这样一段话形象地记录了路考时的惊心动魄。“记得考试那天恰好是七月一日,北京的阳光格外刺眼,坐在车里,紧张、慌乱、手心冒汗,恍惚中,凭感觉完成了侧方位停车和坡起两项,心情刚有些平复,身边一脸严肃的警官突然厉声道,再低头看档,就停车熄火……”
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的驾考几经改革,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尤其是2013年施行的驾考新规,堪称“史上最严”,驾考费用也是一路飙涨。就在人们感叹驾照太难考的同时,如果对比一下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驾照考试,用一句话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英国:有人考了110次还没通过
英国驾照需要考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考试要求考生在57分钟内回答50道多项选择题,必须答对43道以上。此外还有“预测危险”的内容,让考生在电脑前看14个影像片段,每个影像都是以驾驶员实际开车的角度拍的,至少包含一个“发展中的危险”,要求考生以点击鼠标的方式,点出前面的危险所在。
英国路考时间只有40分钟左右,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暗藏“杀机”,一不留神,就会翻船。而且小错、“严重错误”以及“危险错误”之间的区别存在着弹性,同样的错,教官可以判你小错,也可判你“严重错误”。
英国考官的原则是,不让一个潜在的“马路杀手”蒙混过关。所以,他们对考生的各个动作要求得有些苛刻和过分。英国媒体报道,一名来自伦敦的28岁女子已连续参加110次驾照考试,仍然连理论测试都没有通过。这位女子已经在驾照考试上花费3410英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有连续86次、64次均以失败告终的,还有考到第80次才通过的。
除了对学员要求严格,英国驾校的教练也必须4年进行一次考试,根据考试内容决定其级别和档次,有的维持原极,有的晋升,有的甚至还会遭到降级。
德国:一生只有五次考试机会
1901年,在德国举行了世界第一次驾照考试,世界上第一张驾照也在那里诞生。在德国,一次就能通过路考的概率不到三分之二,许多人需要反复参加考试。但是,每个人一生考试机会只有5次。
一位网友说起在德国学车经历,用了“血泪史”三个字。他说这绝对是“费钱”又“费事”。考驾照之前要先学习急救技能,譬如包扎伤口、心脏复苏、人工呼吸、止血等,理论考试也是处处是陷阱,光靠背题库完全没用。
更可怕的是,如果你考了3次还没有通过,就会被送去参加智商和判断力测试。如果通过了测试,那么你还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果没通过,那抱歉,你是不适合开车的人。
他听说过学车2年没有获得路考资格的学员,也有参加考试超过3次依然没有通过的学员。他说,在德国人拿到驾照的当天,亲朋好友会为他庆祝,因为德国人认为考下驾照是一生中的一件大事。
美国:不用驾校自学成才
在美国,由于各个州法律不同,对驾照的规定和要求也不尽相同。美国没有太多的“驾驶学校”,核发驾照的机构也不要求考生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只要达到标准,即可获得驾照。至于是通过自学还是专业训练而达标,无所谓。
总体来说,在美国想拿驾照,需要完成四个步骤:身份证明、健康证明、笔试和路考。以加州为例,和中国考驾照相比,笔试简单很多,不需要背诵数千道题目,只用在网上找到精简的题库背诵即可。大厅里一人一个小隔间,在电脑上做题,差不多十多分钟就能完成,正确率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取得路考资格。
美国路考大致分为行进和停车两个部分,由一名考官坐在车上“监考”,考生需要根据考官的指示进行操作,考官会记录考生所犯错误的数量,作为是否通过的依据。美国考官与中国考官理念不同,你开的慢,美国考官会认为你不够熟练,所以在路考时,加快速度、甚至微微超速反而为考试加分。
不过,纵观全球,驾考变难是大势所趋,毕竟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道路安全的负责。再难的驾考,并不是为了故意让人拿不到驾照,而是让学员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杜绝“马路杀手”,保障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