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法来说,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13日)为入梅,随后历时20余日的绵绵细雨便会到来。梅雨季节对车主来说,可能多了一些烦恼,泥浆水垢的车身、车厢里的怪味,大段的积水路段,模糊的后视镜……各位看官表慌,下面典典就来说说雨季行车那点事儿。
1、涉水深度不可信
对于汽车来说,涉水深度如何判定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如果以排气管到地面的高度来讲,小轿车应该在200-300mm,而SUV则差异较大,多数SUV涉水深度在350mm,但像丰田普拉则能够达到700mm。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水淹过了排气管的汽车,竟仍然能够行驶,这主要是因为发动机排气的压力很大,能够将水喷出排气管,所以车辆不会熄火。真正左右涉水深度的是进气口,一旦汽车行驶中进气口吸入雨水,那么就极可能造成发动机损伤。
2、不知深浅怎么办?
雨天雨水混浊,如果想直接通过肉眼来判断,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这里典典提供两个实用技巧:
a) 放慢车速,停车,留心观察其他车的通行深度,尤其是与自己车型相似的车;
b) 如果无参照物,那么可以借助周边的物体(伞、树枝等)进行丈量,不建议自己下水(小心无井盖!)。
典典建议当水深超过车轮的半高或者排气管高度时,就不要再涉水了。
3、低挡慢速,匀速过水
雨天开车,驾驶者的素质往往能得集中体现。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慢。慢行不光是对行人和车辆,对于自身也是有益的(水位推高会灌进发动机)。
涉水开车时,还要注意尽量保持车距,不要与其它车辆并行,以免受到其他汽车的掀起的水浪影响。转速维持在2500左右,避免熄火。
4、事后检查
雨天结束后,要对汽车做一个检查,发现问题隐患后及时修理。
a) 底盘检查。底盘在涉水之后,会有一些杂物和污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底盘锈蚀;
b) 大灯检查。如果灯罩密封不佳,水灌入灯内就会形成水雾,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5、慎选停车位置
停车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不小心第二天起来就是这个画风:
简单来说,停车请避开以下几个陷阱:
a) 地下停车场、立交桥下、下坡路、坑洼地;
b) 停在树底下(起风后很容易刮倒);
c) 广告牌、电线杆、脚手架;
d) 阳台(除非你打算告全楼的住户)。
虽说不涉水是最好,但面对城市内涝严重的现状,车主一定要谨慎慢行,事后及时检修,避免给日后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