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6月30日,新浪汽车就上述话题举办了“抄袭?借鉴?汽车设计那些事”主题沙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作为参与嘉宾,对于中国品牌汽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强调,“靠仿制借鉴的企业能够生存一时,但不能生存一世。”活动结束后,师建华就自主品牌发展现状所遇到的热点话题接受了新浪汽车独家专访,以下为现场采访实录!
新浪汽车:首先感谢您今天能够参加新浪汽车举办的“抄袭、借鉴汽车设计那些事”。今天在沙龙现场,您提到了“借鉴是很多初创企业的必经之路”,那么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师建华:我不太喜欢使用“抄袭”一词,其实用“借鉴”可能恰当些。应该说,“借鉴”是任何后发起来的企业,包括我们的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及国外企业,在不具备系统设计及正向设计能力的创立之初,多是从无到有,通过逆向开发的方式,去借鉴或模仿成功企业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外观等发展经验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然后逐渐地形成自己的产品,这些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以后,或者说通过逆向开发的方式,借鉴的方式,形成自己的产品以后,经过市场的考验逐渐被消费者认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或者自己的品牌以后,他才可以逐渐地放弃这种逆向开发的方式去从实现真正的正向开发,最终建立自己完善的研发体系,同时通过大量的人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形成自己品牌的风格,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的品牌,提升品质,完成汽车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的整个环节,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
但是我想说,为了长远发展,有战略思维的企业一定会打造自己的品牌,坚持正向开发,形成自己的产品系列。如果还是走逆向开发和借鉴的方式,它是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的,也不会使企业长远发展的,那就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新浪汽车:您觉得目前国内的“爆款车”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师建华:其实这就是跟你刚才提的短板问题一样,我们现在自主品牌可能有一些短板,详细说起来有很多,但是有一个短板比较突出,那就是我们专业的设计人才队伍还不是特别的强大。其次,截止2014年底,全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仅达到1.99%,这也是为什么形成品牌和竞争力短板的原因之一。可能我们还有服务、产品品质、质量等等其它原因,但我们研发投入不足,使得我们无法去做更强大的财力和人力的支持,最终形成消费者满意、我们自己满意的品牌设计条件。所以,我们的企业能够偶尔产生一个爆款车,但这个爆款车可能不是长久地被市场一直是认可。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在具有比较充足的或者是充分的研发投入、人才队伍和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下功夫。
我们人才队伍不光要讲究数量,还要在高素质设计人才都具备的情况下实现跨台化的开发能力,才能够保住我们一个品牌能够持久长期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打造我们的品牌价值,形成长久的竞争力,这一点恐怕是需要我们自主品牌企业要做好长久打算的,不是靠一时为了占领市场而临时或者是快速打造一个产品,应该是打造我们系列产品,实施平台化战略,这个就是对我们自主品牌持久竞争力的一种考验,也是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新浪汽车:您如何理解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下的中国品牌发展?又该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
师建华:去年“互联网+汽车”比较热,但今年“汽车+互联网”却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在互联网+的大的国家战略的环境影响下,我们的一些互联网企业看到了自己投身到汽车行业的机会,而且也充满信心,他认为他能够互联网+,他们是一个主要的角色了,他能够设计或者研发,或者生产出更好的基于电动车的智能化的汽车,因为他们有很好的互联网资源和生态汽车的理念,营销模式比较新颖,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至少他们认为他们是超前于传统汽车企业的。
这些自信使得一些互联网企业纷纷投入到汽车行业中来,这是一种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但是在与传统企业对接或者是共同合作生产汽车过程中,他们也意识到生产一个汽车不是那么简单的,所有的这些互联网的思维和理念以及他们生态的思维的构想,都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来实现,这个实实在在的产品、机器、设备,它上面所有的部件都能够承载现在更先进的这些互联网的概念和功能,反而对汽车的要求更高了,并不是说互联网造车更简单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汽车+互联网”这种模式将会被互联网企业所接受,那么合作的双方就不是说是谁颠覆谁、谁兼并谁,应该是传统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互相拥抱,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共同打造一个新的智能汽车时代。我认为才能够实现双赢,产品更具特色,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变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合作,现在叫互联网+汽车还是汽车+互联网,我觉得仅仅是一个提法,应该是双方共同的合作,会对未来新一代汽车的产品会有所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