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行见 > 见车展 > 返回

汽车安全气囊发展变革:从车内走向车外

发布日期:2016-02-15 10:34  作者:张宏利   浏览次数:6320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在科幻电影《超级战警》中有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史泰龙所驾驶的汽车冲入大楼时,车身喷出泡沫形成有力的防护层。对车用气囊制造商而言,现实当然不像想象那样天马行空,但未来车载安全气囊的发展方向,却的确是从车内走向车外。

沃尔沃V40的外部气囊主要是保护行人

当前已有一些厂家开始研发新一代安全气囊,能够从外部对碰撞中的车辆提供缓冲保护。其中部分技术可能最终将被认定为实用性不强,不过仍然可能对汽车被动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让这个看似已然成熟的领域在柳暗花明中看到一条全新的路径。
 

气囊将从外部保护车辆
 

实际上,外用安全气囊已经投入实用,并且在欧洲市场通过了第一阶段的实际情况检验。只是这种外用气囊主要是用来保护行人。例如沃尔沃V40便搭载了奥托立夫设计的外部气囊,置于发动机舱下部,若车辆撞及行人,气囊将立即展开,包裹住A柱和风挡雨刮,在车辆和人员之间形成缓冲。同时发动机舱盖后部将抬起,进一步削弱人车相撞的后果。
 

沃尔沃V40的外部气囊主要是保护行人
 

如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再满足于借助外部气囊保护行人,,而是更加雄心勃勃地企图将其用于车辆本身。2016年1月份,采埃孚-天合展示了一款外用侧方安全气囊,这种气囊可以在车辆遭到另一辆汽车拦腰撞击(即所谓的T-boned)时提供防护。三年前,采埃孚-天合加盟了一个研究团队,开始研发车外气囊,时至今日取得进展,推出了原型。
 

采埃孚-天合的外部气囊安装在车门后框架导轨上,其气囊体在充气后体积可达200升,大约是普通侧向帘式气囊体的两倍大小,为此研究团队采用了两台充气装置。由于较大的体积使得充气所需时间也更长,外部安全气囊需要在安全事故发生前一刻就立马打开。
 

据采埃孚-天合乘员安全工程全球系统负责人斯蒂夫·彼得森(Steve Peterson)介绍,在一系列碰撞测试后,研究者总结认为,外部安全气囊可以将侧向碰撞冲击力削减30%左右。
 

彼得森告诉媒体:“研究结果非常引人注目,我认为外部气囊将大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对于离地不高的小型车而言。”
 

在外部气囊通往实用的道路上,多重障碍仍然存在。如果气囊设置在外部,则必须经受雨雪、灰尘和防冻盐等侵蚀作用。从工作原理上说,外部气囊必须在碰撞前展开,控制系统需要万无一失的软件系统避免错误警报。
 

从彼得森提供的信息看,当前参与外部安全气囊开发的企业人员数量众多,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例如天合正积极同整车制造商协作,观察该种气囊在整车上的使用效果,“我们同汽车制造商一起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以确认是否有必要设置体积如此庞大的外部气囊”。在开发外部气囊原型的研发集团中,就有大众旗下的西雅特公司。
 

被动安全仍大有可为
 

除此之外,该研发集团还在打造其他安全设备,可能实用性更强。例如有一种小型爆炸装置,可以在侧向撞击事故中将座椅推离车门,同时侧部安全气囊将展开从而填充座椅和车门之间的空间。
 

另一种构思是可充气扩展的钢梁增强结构,在车门后加装中空钢板,发生撞击时充气装置将其扩充为3英寸宽的管形加强门板。几年前,奥托立夫也曾采用类似技术,开发出能够收起和展开的A柱,以及前车架纵梁装置。
 

当前有一种声音宣称,随着汽车制造商纷纷开发自动驾驶车,安全气囊可能不再必要。然而从日产、戴姆勒等“自动驾驶车大户”说法看,这样的时代至少还要再等十年或更久。
 

汽车轻量化和小型化也提升了被动安全的需求,尤其是轿车,不少新车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在遭遇皮卡和全尺寸SUV侧向撞击时更加脆弱,即便轻量化车体得到加强,较低的惯量会增大侧翻等风险,此时若有外部气囊吸收一定的能量,辅以更新的其他被动安全装置,依然可以让事故后果最小化。

上一篇:哈尔滨严查未系安全带 司机乘客都要罚

下一篇:现代汽车测试安全气囊 盗版零部件或致用户死亡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