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世界报道: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3日“高层峰会:聚焦硬科技,以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创新”中,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伟发表题为“加快技术迭代,推进产品升级与品牌向新”的演讲。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谢伟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北汽集团的谢伟,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泰达汽车论坛,与各位同仁齐聚一堂,共话汽车产业技术变革与创新未来。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转型期,技术迭代速度之快、产品竞争之烈、生态重构之深,前所未有。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00万辆,中国市场贡献了其中的70%,产销双超120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 50%,预计今年年底将达65%。这些数字既彰显了规模优势,更印证了我国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领先优势。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国内汽车产业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深耕与生态共建的新阶段。当 L2级辅助驾驶在10万元以上车型普及率近70%,当新能源成为市场主流,如何通过“硬科技突破+产业链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车企的必答题。
北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主力军之一,始终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向上”为己任,今天我想结合“加快技术迭代,推进产品升级与品牌向新”这一题目,与大家分享北汽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以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技术迭代,下好创新“先手棋”。
技术迭代不是“单点突破”的偶然,而是“体系支撑”的必然。若想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核心在于打破研发体制的“惯性壁垒”,激发创新活力,让技术创新真正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北汽集团作为扎根首都的汽车国企,始终将“研发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技术创新的“先手棋”。我们锚定“科技创新”核心方向,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构建起“研发投入有保障、团队建设有支撑、成果转化有路径”的创新体系。在研发投入上,“十四五”期间,北汽集团累计投入超 447 亿元,在长续航电动汽车、高压快充、超高安全车身、AI大模型平台应用、下一代智能网联液氢重卡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团队建设上,我们着力打造万人研发团队,汇聚全球汽车领域的顶尖人才;在成果转化上,我们打通“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的闭环,让创新成果快速落地为市场竞争力。“十四五”时期以来,北汽自主整车销量已超353万辆,累计获得专利近万件,7次斩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些数据背后,正是研发体制机制创新为技术迭代注入的强劲动力。
为了让创新更精准、更高效,我们还在产品研发机制上大胆改革,狠抓产品创造的关键“牛鼻子”。我们试点推行“大部屋”研发强项目制,以“目标更明确、决策更高效、资源调配更顺畅、解决方案更多元”为核心,打通研发、生产、市场等多部门壁垒,有力支撑了产品定义、成本控制与质量目标的落地。
第二,以用户为中心驱动产品升级,当好合格“产品官”。
技术迭代的最终落脚点是产品的持续升级,而产品转型的根本逻辑必须是“以用户为中心”。北汽集团始终坚信,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产品是为用户服务的,只有把“用户需求”作为起点,用“技术迭代”作为支撑,最终落地为“产品升级”,才能让技术有价值、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未来。北汽集团始终贯彻落实“人人都是产品官”的理念,把“用户声音”贯穿产品研发、设计、迭代的全流程。无论是产品功能定义,还是细节体验优化,我们都通过用户调研、社群互动、场景测试等多种方式,让用户从“产品使用者”变成“产品共创者”。我们领导干部亲自下场,集团班子成员带头进行新产品上市前试乘试驾,组织大规模、长里程试驾,确保上市质量,用“极致品控”赢得用户口碑。整车企业一把手担任产品宣传官,直面用户问题,及时响应用户需求,通过将企业决策层与用户需求直接连接,形成了从产品定义到市场反馈的闭环。此外,我们主动向小米、理想等在用户运营、产品定义等方面有特色的企业学习经验,建立高效产品体验反馈机制,为用户提供一流体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今年下半年,北汽集团将迎来享界 S9T、极狐 T1 、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北京奔驰全新纯电CLA、北京现代EO纯电SUV等重磅新产品上市。享界 S9T是“五界”首款旅行车,聚焦智能出行场景,强化续航与智能座舱体验;极狐T1 则瞄准年轻用户群体,用“大容量、随心开、好精致”三重越级价值,重新定义A0级纯电精品标杆。奔驰全新纯电CLA的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866公里,将成为带动北京奔驰电动化转型的一部力作。这几款产品的每一个核心卖点,都源自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产品实践,让“以用户为中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北汽产品打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以开放合作助力品牌向新,共建和谐“生态圈”。汽车产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产业链的协同、生态的共建,是企业实现品牌向新的关键支撑。作为首都国企,北汽集团始终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在京津冀产业链协同中主动担当,同时以开放合作的胸怀,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华为合作打造“享界”高端品牌,与博世等合作打造“卡文”新能源商用车品牌,与宁德时代、地平线、小马智行、卓驭等行业龙头及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深化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实现资源共享与模式创新。同时,我们继续深化与德国奔驰、韩国现代的战略合作,北京奔驰迈入“双五百万”时代,北京现代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北汽还以设计驱动品牌跃升,将设计创新置于品牌升级的核心地位,为品牌注入全球化设计基因。焕新北汽集团品牌形象,启用“BAIC”新LOGO,持续强化“亲用户、勇创新、讲情怀、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当前,北汽集团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期,高端合资品牌北京奔驰面临销量利润双下滑的压力,自主品牌也身处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但挑战的背后,更蕴藏着转型升级的机遇。我们没有退缩,而是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制定了“三年跃升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实现整车年销量突破300万辆,其中自主乘用车1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将超70%。我们以“一主五化”为核心战略: 即以“发展自主品牌”为核心,全面提升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低碳化水平,坚决做强自主品牌,坚定开放创新,深化改革转型,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打造值得用户、股东、员工和全社会信赖的“百年北汽”品牌。
各位同仁!汽车产业的创新之路没有终点,中国汽车人正在用一个个里程碑书写新的历史。北汽集团愿意携手各位,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开放合作的胸怀,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领先”迈向“质量引领”,从“产品出口”升级到“品牌向上”的转型。
最后,预祝本次泰达汽车论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