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上最刺激的探险项目之一,尤其是在肯尼亚的动物保护区内乘热气球探险,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的头顶体验乘坐热气球飞行,鸟瞰动物迁徙,必定别有一番滋味。凌晨3:30,我们准时从酒店出发,乘坐由热气球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吉普车前往基地,车上还有一队美国男女,依旧在没有路的道上行驶,风和着尘土会贯到车子里,凌晨的气温很低,户外服装发挥着作用。在淡光下,不时有动物大摇大摆走过车辙压出来简易的公路,荧荧的动物眼睛,好像小夜光灯一样晃来晃去,这是动物的天堂,我们的造次有时真的会打扰它们的生活。
肯尼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却是动物的乐园。在肯尼亚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4的土地被划入了各种动物保护区域。在这片原始的土地上,动物与人的关系回到了史前时代,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有意把这片土地的主人让给了动物。乘热气球对气候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在平静的气候下飞行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气球会落于荒野之中。你不难想象四周各种动物,包括食肉的狮子、豹子等是不是会来袭,真是一件玄事。2个小时后我们来到SHACHAR GELBART热气球营地。太阳还没有出来,三只巨大的彩色热气球,正斜倚在地上被吹风机吹入空气,等到球体基本展开后,再用火加热。巨大的火焰向着容积有数千立方的气球内喷射,气球在朝阳和微风下挺立起来。热气球下用吊环吊起可以装十五个人的藤篮,正中间是驾驶员的位置,两边站的人重量平衡。今天共有三支团队飞行,我们这个篮子有一队美国青年,再就是我们三人,为我们驾乘的SKY SHIP CO.LTD先生是俱乐部的经理,这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
微风起
气球飘
我们看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我们的热气球也开始轻盈起来,在无垠的草原上热气球在缓缓升起、移动,热气球在太阳前形成美丽的剪影,大地一点一点变小,草原被染成了金黄色。动物和热气球在非洲的草原上组成一幅壮美的油画。这是动物的王国和乐园,它们是这里的主人。驾驶员不慌不忙游刃有余地操控火焰喷头,蒸腾而上时火焰与热气会将气球升得更高;平滑略过时,一种漂浮滑过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太阳完全升起来了,草原壮美,天人合一,流连四顾,令人心醉。当你浮动在金色的阳光之下,掠过你平时不可能轻易跨过的河流山丘,一群群名贵的动物在草原上奔跑,这是多么惬意和浪漫的经历!
篮子里的美国人在用望远镜搜寻着什么?我们动用了所有摄影摄像设备,此时申丹叫了起来:“看,大象!”果然,几头黑色的非洲大象,踏着方步在热气球下方不远处出现,向它招手也不为所动。过了一会儿,壮观的角马、斑马组成的群落出现在眼前,它们分成数路纵队,在草原上向着一个方向前进。什么叫千军万马,什么叫百万雄师?尤其在热气球上观看斑马迁移的场面,只有高处才可以得到这样的感受。热气球飘过蜿蜒的马拉河时我们看见成群的角马出现在岸边,它们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当气球超低飞过马拉河时,认真一看,天那,是条鳄鱼就匍匐在河岸上,扭动着土黄色身躯,也在等待角马过河的时刻。不过它与我们不同的是要猎杀角马。鳄鱼毫不理会头上的热气球,不一会跳入水中。聪明的角马也发现了危险,它们没有马上过河,没有亲历角马过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热气球不能停留,这种画面就像流星雨,心里收藏。
非洲草原上只生长两种高大的植物,一种是平顶如华盖的合欢树,另一种是高大的仙人掌。突然,合欢树尖子里探出了长颈鹿的身影。那花纹美丽的长颈鹿头,在绿色的树叶间扭动,悠闲地啃树叶。不时,体态轻盈的羚羊、丑怪的野猪、雄壮的野牛在气球下一一出现。经过50分钟的飞行,驾驶员决定要降落了。他神色严肃地要求所有的乘客:“放下相机,一律坐下”!他手脚不停地扯动一根绳子,热气球顶上突然打开一个大洞,巨大的球体顺风向草原滑降。藤篮在滑行中经过三级跳起伏落定,一点没有感觉到害怕,地面工作人员一拥而上,硕大的气球一下了蔫了下来,我们爬出吊篮时十分幽默的驾驶员说:“今天大家共同探险,活着回到地面,实在是有意义,所以要发给大家每人颁发一份证书”。随后我们来到草原上的早餐营地,依山而伴,在一棵金合欢树下,气球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了早餐,在户外享用厨师精心准备的美味、香槟酒等,俱乐部经理在一张张写着乘客名字证书上签字,然后逐一颁发留念。告别时还在《车网中国》的车牌前合影留念,并希望我们把车牌留给他纪念。体验热气球飞翔每个人的花费是450美元。
在约定地点再一次与导游吴晶会合,接下来是在地面与动物的亲密接触。电台中不时传来纯粹的马赛语,我说这是噪音,一句都听不懂,司机却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快速找到那里有狮子,那里有猎豹。今天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天上地下镜头中摄入了不少精彩的画面。出乎我们预料的是非洲这几天雨水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行程,就在返回酒店的路上,雨幕中走来一队身披红色披风、手持木棍的马赛人。他们是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非洲部落 马赛部落

无数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在欣赏东非草原美景的同时,也被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所吸引。作为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马赛人一直延续着游牧传统。数百年来,他们生息在非洲辽阔的大地上,逐水牧草,围猎而生,过着游牧民族的本色生活。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马赛人开始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映入眼帘的马赛人的独特村落,由枯树枝围起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小院,住所也是由树枝、牛粪和泥巴堆起的小屋,屋顶用草芥搭建成一个像尖尖草帽似的样子。男人们裹着被称为“束卡”的红色披风,手持一头细一头粗、用来赶走野生动物的马赛木棍。女人们穿着色彩绚丽的“坎噶”裙装,戴着精细彩珠串成的头饰和项圈。马赛男人的披风之所以选择红色,是为了赶走狮子等野生动物,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他们保持着马赛男子的身体标志:缺少一颗下门牙和长可及肩的大耳洞。牛在马赛人的传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吃蔬菜,只喝牛奶、牛血,吃牛肉。每天晚上,村民们会把村子的大门用枯树枝堵严,让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他们自己在窄小的泥屋里守着小牛,睡在牛皮上。这里的男人可以娶4、5个女子为妻,生多少个孩子都不设限制。在这里我采访了一位21岁的放牛人:“你为什么放牛?放牛挣钱。挣钱做什么?挣钱养家,娶妻子改善生活。娶妻后做什么?我就会选择离开这里,到更远的地方去生活。那你的妻子孩子怎么办?她们有我留下的牛羊,这些足够养活她们。”这个聊天听起来与我1992年与中国放羊娃说的差不多。不同的是,中国式放羊娃生活在重复的生活中,而东非的放牛娃是要走出去!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独特的原始文化,马赛人依然保存着非常纯朴的生活方式马赛人流传着一个古老说法:“我们右手持长矛,左手持圆棍,就不能再拿书本了。”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马赛人的习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大多数马赛人的孩子都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读书。在肯尼亚政府大力推进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马赛男子的成人礼也不再是杀死一头狮子,而是尽可能多地养牛。每养10头牛,才能娶一个妻子(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与此同时,成年人也开始融入现代社会。放牧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一些人到附近的山上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他们不再居住在小小的泥屋中,而是和附近居民一样生活在铁皮房里。还有一些人走出马赛村,到首都内罗毕等地去谋生。马赛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留在马赛马拉地区的人,也学会了利用本土自然保护区的“地利”条件,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开放自己的部落,收费每人20美金,经营旅游纪念品商店中,用非洲黒木雕刻成狮子、大象、长颈鹿摆放各家做的手工艺品,包括木雕、马赛木棍和马赛项链等。村民们都游刃有余地掌握了推销各类商品的技巧向游人兜售,经常可以看到特点鲜明的马赛服务生。对于来往参观的车辆和外国人,马赛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眼中,呈现的是一个交织马赛族游牧传统和现代商业生活的世界。他们可以轻松辨别出你是中国人来,甚至可以说出:“清凉油、风油精”。每当此时,我总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分发给他们,每当汽车驶过,他们都会伸出黝黑而馊干的手向你挥手。

非洲的草原日出、日落犹如仙境般美妙,这也是我一直期待的时刻,可以使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忘记一切压力与心事,完全融入到奇妙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种回归的轻松与快乐。在这里,随处可见羚羊、斑马、角马、河马、鸵鸟、长颈鹿等等大型动物。尤其是成千上万的角马与斑马为生命而狂奔—角马大迁徙。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是千百万野生动物的乐园里,我们有幸亲眼目着这生命的奇观,记录下许多场面令我们激动的场景,和我们一起来欣赏到这部非洲原野的史诗,你会觉得你自己也身在其中。有些画面可能令我们或悲或喜,有些场景记载着角马群是如何为了生存而迎接挑战。
迁徙活动,要经过两个东非国家的领土,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在暴雨来临的时候,迁徙的大军,将告别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进入了坦桑尼亚的塞伦盖提国家保护区,迁徙的路线,沿途经过的区域面积,超过46000平方公里。角马群穿越这个地区,要跋涉800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广袤的大草原和丛林,更适合角马的生存。在这里有足够的空间,供各种动物共同繁衍生息,然而低矮稀疏的树木间,潜伏着许多食肉动物。对于小角马来说,最危险的敌人是鬣狗。迁途中,鬣狗总是不离其左右,这种陪伴无疑是一种“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角马可以活到25岁,但无论是年轻的还是衰老的,强健的还是多病的,都免不了相同的归宿,当它们最终告别世界的时候,食腐动物会一哄而上,争抢着为它们送行。收尸者就靠死去的动物维持生命,大地上留下的遗骨和残骸就是自然生态的佐证。

马迁途不是温情脉脉的旅行,相反更是一曲弱势者的挽歌,如果不想在草场枯萎时饿死,角马们必须在短促的时间内奔赴马拉河,渡过水流湍急的大河抵达另一片丰茂草地获得生命救赎,然而,由于这种现象长期有规律地出现,所以杀戮者终会如期而至,那是上千只狮子、猎豹、鬣狗和秃鹫,以及从马拉河上游赶来的鳄鱼。马拉河危机四伏,隐藏在大河中的强盗就是鳄鱼。视野的尽头,东非平原上,角马已经聚集成几大群体,它们聚合在一起是为了参加地球陆地上最大规模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它们必须由肯尼亚向南迁移,天上下着连绵不断的大雨,大地变得泥泞不堪。超过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求更好的草场,已经开始了一次漫长而危险的旅行。其中许多成员,已经不止一次地参加过这样的“长征”,这种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是一次旅行,但对于老弱病残者来说这将是许多角马生命的终结。过河,是前途中最大的一个挑战,令人错愕的是杀戮者饥肠辘辘却不急于动手,而是耐心等待渡河大戏的上演,仿佛预知了故事的情节,航拍俯视下黑麻麻的角马群从四周分线路汇聚在了河畔,只是稍作休整,当河边第一只角马挤得无法站稳被逼纵身一跃时,渡河开始,百万角马像泄闸洪水一样涌下河去。接下来是混乱、拥挤、哀嚎、挣扎和践踏,杀戮开始,失散的小角马被野兽轻易就撕成几片,脱群的残弱角马被几只狮子同时动手活生生按倒在地,河中的角马只要没走在队伍中间就会被一条、两条甚至更多鳄鱼扯入水中,勉强把头露出一两下就彻底淹没,尚存气息的伤者身上则停下了几只迫不及待在伤口上舐血的秃鹫…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角马葬身在通向对岸的路上。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仍然要顽强求生,因为前面的路,还很长。干渴的角马群已经无所顾忌了,它们必须从这里渡过河到北岸去。终于有一只角马忍耐不住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肥沃的马拉草原就在北方,在河的对岸。面对角马群勇敢的冒险行动,鳄鱼甚至没有来得及发动进攻。经历了9个月的奔波之后,角马群的目的地,已经指日可及了。它们穿过林地,穿过灌木丛,高高的马赛伊长颈鹿,凝视着这些远方来客。经历了一段长途跋涉之后,角马在金合欢树丛中,找到了乐趣。现在整个角马群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了。
混乱,一片混乱,混乱常常会给角马群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此庞大沉重的动物,跑起来的时候,连大地都会跟着震动,地上的草也被踩得一片狼藉,小角马会与妈妈走散,寻找失散的孩子常常不是件容易的事。后的冲刺中,还会有很多角马受伤,甚至死亡。它们争先恐后地跑下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儿。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角马的乐园。
在这里,这一个伟大的动物家族,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完成它们的迁徙活动,我带着对它们的惊奇和敬畏,静静地看着它们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这是动物的伊甸园,马拉河终年不断地流过,它经历过角马群一次又一次地迁徙。但是就在这个乐园中,生存着角马可怕的天敌。巨大的鳄鱼把这条河据为己有,长年在这里安居。而对于角马群来说,它们不仅要在这里饮水,更重要的是,必须趟过河到对岸去。这段河流中,生活着数百条尼罗河鳄鱼,其中有些非常巨大,有6米之长,个子小的鳄鱼也有2米,就算这样,角马群仍然冒着危险,到河边饮水,角马已经发现了一双不怀好意的眼睛,这是凶恶的敌人,一旦被这只巨大的动物咬住,它就会被托到深水中。鳄鱼也早已知道了此地是角马群迁徙时的必经之地,所以常常盘踞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待送上门的美餐。
为了生存,斑马也会混杂在角马群中迁徙,但是斑马的食物是那些比较粗的草梗,而角马不喜欢吃草梗。角马群不辞劳苦地长途跋涉,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仿佛一直要走到天边。鬣狗尾随着角马群迁徙,常常会寻找时机袭击角马,而它们自己,也难免被更强壮的大型食肉动物吃掉。庞大的角马在通过狮子领地的时候常常会成为隐藏在草丛中的狮子捕获,迁徙中的角马是送到狮子嘴边的礼物。附近又出现了一张可怕的面孔,这是统治者的领地,因为母狮子要有丰盛的美餐,角马、斑马常常成为狮子的猎物。狮子早已经在夜里饱餐过了。可是豹子往往要等到黎明时分才外出猎食。母豹进攻食草动物,是很难幸免于难。这只不幸的角马,现在要跑已经来不及了。豹子会把猎物叼到高高的树枝上才放心。在马赛马拉到底有多少头狮子我们无法探考,在有限的2天里,我们最多时一次见到9只狮子在一起。
大象也在为了寻找食物和水源而迁徙,但它们很少理会和它们同路的角马群。在马拉河中还隐藏着河马,在水甘蓝的下面有时会把脸露出了水面。这群河马也是马拉河的占有者,它们整天泡在水里,这样可以避免它们敏感的皮肤,在酷热的阳光下被晒化,只有到了夜间,它们才上岸去找食吃。在它们中间,常常会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发生残酷的争斗。 留在马赛马拉最后的纪念是9只狮子与我们的告别,母狮带着几只幼狮嬉戏在落日中的情景很让我们感动,世界上没有一种关系能够胜过母狮和幼狮之间的关系,母狮会教会幼狮如何捕获猎物,还要精心培养小狮子成长,雄狮子的吼叫捍卫着如何统领属于它的领地,它们会把所有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们,尽管困难重重。它们有时会在争斗中受到伤害,如果感觉到身体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候,它会找寻到一块比较安静的地方撒手人寰。但是广袤的非洲大地养育了世界上最强悍的动物,日益增长的技能与生存的机会不会徒劳,落日下,母爱的力量让整个大地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