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专题 作者:张新平

春节遇见冬奥,外国人说“这是中国的新年”。


遇见冬奥 系列八 体育文化艺术大展
车网中国 专题 作者:张新平
文化有互鉴而丰富。

在5000多年文明古国,现代奥林匹克在北京冬奥村与体育艺术相遇,通过书法、绘画体育艺术品为载体,让世界品味中华文化、体育文化的魅力。

本次展览作品逾百件,百位艺术家呈现了以“奥林匹克文化、中华体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佳作,通过中国艺术形式呈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大展”由来,李祥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助理,体育文化类藏品中国第一人,我们一起合作过6次大事,分别在三亚、海口、广州、澳门、太原、北京,在我的信条里,一起共过事,见过大小,一条道上有过交情,就是朋友。2021年11月25日我问李祥“大展”情况,他微信回复:“有条件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只有咱们民间小人物自身强大的了 官员才能重视”。


1月4日,元旦后上班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专题调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给大家鼓劲加油。他深入体育场馆、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实地了解筹办备赛情况。在冬奥村(冬残奥村),习近平赞扬这里的设计建设理念,体现了北京千年古都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魅力。习近平强调:“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为奥运喝彩 【百名画家绘冬奥 艺术家李庚】对于这幅作品艺术家李庚颇有心得,他为我们讲述到《冰雪情缘》这幅作品实际上是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各国运动员通过冬奥会互相增进感情、增进交流。
于再清与李庚在作品前合影留念
《一起向未来》是记者、作家、画家鲁光的作品,他的一篇《中国姑娘》把女排精神“种”在国人心里,写进小学教科书。这幅《一起向未来》牛气十足,“牛”在北京“双奥之城“。

《冬奥赋》是著名书法家张惠臣的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应邀书写隶书版蓝纸金字20米长卷《奥运赋》传递友谊,传递中国文化,为“人文奥运”做出贡献。如今,再次献上《冬奥赋》输出中国书法文化。


作者:张大华

运动熊猫是禅画艺术家张大华,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绘制而成,别出心裁地把国宝熊猫与冬奥项目相连接,让“熊猫使者”为中国体育代言!



举办中国体育艺术品大展是发起人李祥多年的愿望,一是填补中国没有中国文化艺术作品全品类体育艺术作品展的空白。如陶瓷、非遗作品等。二是弥补伴随了十余年全运会的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去年未能在西安全运会期间举办的遗憾;三是挖掘、保护与发展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四是以体育、奥林匹克为载体,走出国门,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于再清副主席在大展开幕式上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采访

人民网评:燃情冰雪,浪漫中国
再过不久,奥运火炬将点亮千年古都上空,万里长城将喜迎八方宾客。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基本就绪,一处处惊艳的细节、一个个精心的设计、一次次缜密的安排不断揭晓,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冬奥舞台上悄然绽放,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
媒体报道:
奥运会是体育和文化共同的盛会。“中国浪漫”的背后是中国元素,“中国匠心”的根基是中华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赛场上,掀起“最炫中国风”;赛场外,欢度“最美中国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时代魅力,中华文化就能积淀起前所未有的自信自强,化作中华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于再清副主席、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曹康、大展学术委员会主席李庚、大展组委会主席李祥等在开幕式上
大展组委会执行主席、美术活动家、艺术家王华明表示,通过邀请艺术家参与大展,真切感受到了艺术界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激情与爱国情怀。
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大展 文体名家齐聚冬奥村迎春送福
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群体, 这是一片星光璀璨的天空,这是一快爱心生长的沃土, 在中国体育艺术事业陷入低潮的时候,是他们撑起了大爱的脊梁,是他们呵护着动与美的艺术真谛,因为有了这些坚守,爱的光芒才会聚拢,因为有了这份光芒,有了这份温暖世界才会拥有希望,未来才会如此美好。



展览期间
正在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广场区举办的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大展,成为向外国运动员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受到各国运动员的一致好评。据悉,展览共展出以“奥林匹克文化、奥运城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的100件艺术佳作。展览将一直持续到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冬残奥会闭幕后,作品会在全国多地巡展,部分作品将被选送至国内外多家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民族强。
体育艺术,用最优美的姿态,跟随最动听的音乐,发挥艺术家的创造力,塑造最好的自己。实施体育文化创作艺术作品工程,是一项创新和尝试,倡导文化艺术工作者通过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鼓励开展体育美术、体育收藏品、体育艺术大展等展示方式和评选活动,阐释中华文明多元化,一起领略体育竞技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精彩。
为配合后续的巡展,希望发现更多艺术人才,通过大展平台,展示多样化的体育艺术作品。目前艺术作品征集工作将分阶段,分主题持续进行,将加大线上展示,以满足广大体育艺术爱好者交流学习。
大-是一份担当
《体育文化发展思考》
(刘建生: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
摘要:体育界为国家的发展、人民体质的增强做出了很大贡献。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影响深远,北京奥运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之一。文化和体育有机结合走出了多元融合、互补互动的路子。体育的发展应该博采众长、实现文化积累、文化普及、文化走出去;民俗、民间、民族之“三民”体育文化有特点;体育无国界,面向世界的中国体育,一定会融入世界体育、世界文化大家庭之中;体育有市场;体育文化有个性;体育发展有潜力。建议体育文化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体制优势,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做好边缘地带的文章,坚定不移走出去。
落实需要举办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基础,
“人文奥运”理念的落实需要举办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基础,更需要和谐的国际环境作为保障。良好的国际外部环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奥林匹克运动是有效途径之一。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任何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奥运会向中外来宾传递着友谊,传递着中国文化,书法则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只有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才能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部分图片有冬奥会艺术大展摄影工作组提供
请继续欣赏遇见冬奥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