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车主,应当知道,汽车从踩下刹车到完全静止是需要有一段距离的,这就是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反应时间距离+刹车距离
对于制动距离,国家标准是汽车五十公里的制动距离为18米,汽车百公里的制动距离为54米。
也就是在理想的状态下,当汽车以50km/h的速度行驶时,在18m外刹车,不会发生事故;时速为100km时,54米是安全制动距离。
但是,开始也说了,这是在理想的状态下,而在实际中,往往不是这样的,特别是夜间行驶,反应时间要比理想状态要少,制动距离也大大缩短了,哪怕是半秒的时间,几米的距离,这几米也许就是生死门。
车灯作为汽车夜间行驶最主要的辅助照明装置,在亮度足够的情况下,照射距离就成为影响夜间安全行驶的一个关键因素——制动距离,只有提早发现前方路况,才能及时制动。
怎样调整近光和远光的照射距离,
才最适合安全驾驶呢?
目前市面上的车灯根据车型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类:远近分体和远近一体。
远近分体
近光以不影响对面车辆视线的情况下,尽量调高从而增加照射距离,以看清车前45米为标准,相对国家标准制动距离18米,增加了2秒的反应时间。
远光基本上以能够看得清道路为准,基本上照射距离150米左右最合适。
远近一体
调高车灯高度是同步的,以近光为标准,会出现两种情况:
远光偏好型
满足近光的照射距离,就会导致远光太高,那就需要拉低车灯,拉近远光的照射距离,但是至少要保证近光的能见度不低于30米
近光偏好型
如果满足近光,那么远光照射距离就会偏近,不再进行调节高低,但开车时如果远光高速行驶时,速度要同比降低,就别开那么快!!
近光为45米左右,远光150米左右最合适。但是由于不同车型的车灯型号不同、灯罩的透明度和大小以及反光碗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光的照射距离为30—50米,远光为100—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