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来自长安汽车,我在长安负责电子电器平台架构研发和功能信息安全和新技术以及未来的规划。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包括四个方面,一个展望一下这次的题目,网联汽车改变人类生活,我觉得智能两个字我理解可能没有包含够,所以我加了两个字,叫智能网联。第二智能网联对传统汽车人有什么影响以及未来汽车产业可能增加的方向;第三长安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战略和实践;第四是我们的建议,现在我们遇到什么困难。
第一部分智能网联汽车改变人类生活,如何改变,改变哪些?
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首先改变是我们人类的出行方式。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不断革新,行车服务将更加智能和便捷。大家可以看到,从我们用车的每个环节,从停车、行车以及在行车路线上的一些行车服务,包括我们的加油、订餐,到回到家提前和智能家居做的互动,周围的信息会及时和我们车辆进行互动。
第二方面,改变我们的行车环境。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V2V车对车之间,可以实现被遮挡前车的紧急自动预警,前方的拥堵提前预警。我们V2P就是车辆和行车之间的相互沟通。总之,整个我们的出行都将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车,道路设施都将成为我们物联网信息很重要的部分,实时进行交通共享信息,让出行效率更加提高。
第三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要改变我们的用车体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于对人工智能云计算语音交付的应用,为用户会带来更丰富、更快捷、更智能的用车体验。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归纳,娱乐,娱乐会更加丰富;第二交互,传统物理按键交互向语音识别、手势识别转变;第三是自动驾驶,解放人驾驶负担,实现自动的驾驶。
第四方面,智能网联技术重新定义了人车生活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里面,通过网联汽车的中心和我们的家居和我们的娱乐和我们的办公互相连接,实时将车上面的信息和需求,传递到我们需要提供服务的地方。
下一个部分我想讲站在市场角度或者整车厂商角度,看看智能网联时代对汽车产业本身的变化和影响。
第一个我想说的影响是用户需求在变,我们从单纯以前满足用户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扩展到用车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方位需求。
第二个对我们技术研发的需求在变,汽车技术的研发更强调硬件赋于,软件持续迭代,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将被大量应用。研发从一次研发,固化产品短期不变的模式形态,要转变到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功能不断持续更新的情况。在技术能力方面,我们由传统技术能力的关注点,转变到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大数据方面的关注。
第三个我们的商业形态在变,汽车产业将以传统销售汽车盈利的模式,转变为基于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我们以后未来主要盈利模式,后期的服务是提供一些客户入口的流量以及大数据的分析,然后来进行创造企业的价值。
第四个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将会成为汽车未来设计的重要内容,用以支撑汽车功能和服务的精准开发。以后的汽车不是说在传统汽车设计完,卖给消费者这个商业模式就结束了,以后围绕汽车使用产生的各种各样数据,这种数据迭代以后,对汽车产生的正向影响,也将成为汽车设计很重要的内容。
下一个部分我想讲长安在这方面做了哪些事情?我简单汇报一下。
长安发布了长安自动化的“6 5 4”战略,长安面向2025发展,要搭建6大技术平台,掌握5大核心技术,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产业应用化。长安自动化研发布局,长安在本部设立自动化研发中心,在美国底特律设立了研发部,在硅谷设立了创新实验室,筹建了印度软件中心,形成长安全球布局各有侧重的研发布局。在长安当前的实际产品方面,长安实现了自动泊车的开发,长安半自动泊车已经实现批量应用,适配超过138个关键场景。我们的全自动自动泊车系统,明年可以完成,预计性能水平可以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三级自动驾驶方面,长安从去年开始已经实现了从重庆到北京,历经两千公里,中国首次长距离自动驾驶。这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整车企业。长安自动驾驶三级具有七大核心技术、七大核心功能,突出三大特点,预计在2020年以前进行量产。网联汽车车联网产品方面,我们实现规模化应用,同时推进了V2X的开发。2015年7月,我们作为国内唯一车企参加了美国MTC自动网联运行与国际领先企业同厂开展车路协同验证,同时我们借助了美国测试基地,长安已经完成了九大典型场景应用,将在2018年完成17个功能量产状态的开发。
最后,我提一下我们开发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想法和建议。
第一我们希望制定自动驾驶上路测试的相关法规,我们建议明确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商用性的合法性和相应牌照,证书和规定的要求,定义企业、驾驶员、保险等违规事故中的责任与规则,并选取示范城市作为试运行。
第二健全车联网相关的标准。建立核心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导航模块,V2X协同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相关系统的标准体系。制定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标准,以及中国应用层交互与接口阶段。
第三希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高效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并掌握核心技术与资源。我们智能网联汽车现在有很多核心技术需要合作开发,我们需要和科研院所高校和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基础供应商合作进行攻关。在信息安全方面,成立一些联盟,建立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解决整车企业在信息安全的标准性问题;构建跨行业的合作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