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以梦为马的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从起步到现在,中国重汽一代一代的领导者都没有忘掉自己的责任:要给中国人造车,要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汽车梦。
太阳不要说话/春风不要作声/成功不要热血沸腾/记住,我们做不完梦/新的成功/是我们永恒的追踪。
在中国重汽集团博物馆走向未来展区的入口处,展出着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这样一首诗。
有企业家谋略,又不乏诗人情怀。走过60历史的中国重汽,在掌舵者马纯济的带领下,正在向着新梦想进发。
1956年,中国重汽人的造车梦想开始起航。以“黄河”之名,齐鲁大地,驶出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从济南汽车修理厂到济南汽车配件厂,从斯太尔引进到与曼合资,从濒临破产到成为重卡行业龙头,从国内销售到全球化布局,中国重汽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变化,都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变迁的缩影。
斯太尔平台的引进,让中国重型车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升级;与沃尔沃、曼的相继合作,香港红筹股的上市,让融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重汽,践行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梦想。
如今,中国重汽已经成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典范。不久前,《新闻联播》以专题形式报道了中国重汽通过供给侧改革、打造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先进经验和突出成绩。
2016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重汽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用户,1-10月累计销售整车15.5万辆,同比增长20%,利税总额增长23%,各项主要指标增长均超过12%,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重汽掌门人,马纯济已经带领中国重汽走过了至关重要的17年。60周年纪念晚会现场,在一部记录影片中,刚刚进入中国重汽的原济南市副市长马纯济,头发浓密,意气风发。这是属于中国重汽关键转折点,也是属于自己不可复制的珍贵时光。
曾经有一次,记者很认真地问马纯济,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坚持仕途,或者是另外一片天地。“为什么要后悔呢?一点都不。”马纯济说。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海子的一句诗: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历史担当
如果说,时间是有重量的,中国重汽60年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创业征程,就是一种可以用深沉生命作比对的时间重量。
一盘气象万千的汽车棋局,起始于火红年代的跋涉,绵延至今。百业待举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宏愿,纳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凝聚着万众奋发的激情。1956年,重汽人的造车理想,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的朝阳,喷薄而出,中国重型汽车远大征程从这里起步。
为填补重型汽车空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中国重汽人踊跃请愿,争取到国家对8吨重型汽车项目的支持,掀起声势浩大的“黄河大会战”。 一群摸索中的建设者,在简陋的车间里,夜以继日地鏖战,他们利用土办法,一榔头一榔头敲打出中国第一辆8吨重型汽车黄河JN150。一个个不计付出、刻苦攻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重汽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
炽热的造车情怀澎湃激荡,1960年,第一辆黄河JN150驶出生产车间,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中国重汽由此揭开我国汽车工业第三个里程碑——重型汽车工业建设的序幕。
巨大的喜讯,从济南传递到北京。第一辆重卡承载着职工的泪水和荣耀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亲自到济南,在济南珍珠泉山东省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最新成果成就展览上,参观了黄河JN150,并给予高度评价。朱德委员长前来视察,为第一辆重型汽车挥毫写下“黄河”二字,寄托了对中国重汽的殷殷期望。
自力更生的信念,汇聚成无穷力量,通过承担组装生产罗曼车型的重任,中国重汽开发出10吨重型汽车黄河JN162,迈向产品上水平新阶段。
为了满足国家对于军车的急切需求,中国重汽重任在肩,一往无前,研发中国第一辆军用重型越野汽车黄河JN252。从中国重型汽车摇篮,到高性能军用越野车诞生地,背后铭刻着济汽的铁骨与担当。
从黄河车到斯太尔,自力更生的重汽人开创重型汽车行业新纪元后,又以开放的心胸博取众长,引领重型汽车技术走向世界前端。
中国重型汽车发展历程中,这是意义非凡的一个章节:1983年12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重型汽车联营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汽车公司签订协议,确定在中国引进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以及关键总成技术。
中国重卡历史,掀开全新一页。据原中国重型汽车联营公司董事长秦关湘介绍,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整车项目被列入国家“七五”规划的重点,同时,国家先期专项拨款3.85亿元,用于支持斯太尔项目引进。
斯太尔重型汽车技术引进项目,由1983年成立的中国重型汽车联营公司担当实施主体。它以我国重型汽车工业摇篮——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为核心,将当时国内重型汽车制造厂以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组成联合舰队。
打开眼界之后,求知若渴的中国汽车人更加深刻领悟到:没有什么比形成自己的智慧与经验更珍贵。在中国,斯太尔平台被注入发展新意,成为多家重卡企业改造产品、革新技术的基础。
“由于有了斯太尔项目,使我们的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都有长足的变化。我们今天在做曼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当年做斯太尔国产化时候的难易程度差别非常大,现在做起来相对就容易很多。在中国国内所有的卡车或多或少都有斯太尔技术在里面,由于有了这个基础,使得我们国家整个重卡,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往前发展,使中国的重卡有长足的进步。”亲历项目引进的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如此看待斯太尔技术的深远意义。
斯太尔技术的引进,让中国重型车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升级。中国重汽,乃至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开始通过技术与设备的全面提升,在追赶世界的道路上,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从起步到现在,重汽一代一代的领导者都没有忘掉自己的责任:要给中国人造车,要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汽车梦。”马纯济表示。
再造重汽
如果没有马纯济,中国重汽的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支撑共和国经济大厦的国有企业,经历着新旧机制转型的阵痛。陈旧的经营观念、管理水平以及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让这家老国企步履维艰。
2000年时的中国重汽,大厦将倾:138.49%的资产负债率,实际亏损额过百亿元,10多万员工13个月未发工资......
年轻有为的济南市副市长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彼时的马纯济,中流击水,意气风发,有迎难而上的英雄主义的气质,也不乏悲天悯人的柔软心肠。
面对讨要工资的上访职工,他第一次说了“一句大话”:“争取国庆节前给大家发半个月工资。”
“这个公司亏成这样,而且工资欠发成这样,作为济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我本人来说也是有责任的,所以心情很沉重。”很多年以后,他这样对记者回忆。
没有现金流是当时最大的压力。如何使这一盘机器能运转起来,实现扭亏为盈?为了落实中央政策,他频繁出差北京——没有人知道,第一次找财务部借四百块钱出差,财务部部长指着空空如也的保险柜,告诉他,“一分钱都没有”。
此后,他用四两拨千斤之势,合理调配资源。其带领濒临破产的大型国企涅槃重生的历程,被演绎成为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也创造了国企改革的典范。
他分析了重汽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重汽市场、产品、技术开发、发展潜力等十大优势,鼓舞人心,激励斗志。腾笼换业、减员增效、开发新品、订单生产,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中国重汽向市场化管理迈进的每一步,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深受鼓舞的重汽人,再次迸发了艰苦创业的豪情。
到2001年年底,中国重汽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各项指标增长90%以上。重汽人憋足劲头,期待向市场证明自己。以借鉴先进技术、大幅度提升整车性能为重点,2002年,重汽开发出斯太尔王系列产品。
斯太尔王一上市,便以新颖的外观和可靠性能赢得市场认可。沿袭了十几年的斯太尔技术终于在重汽获得突破和完善,这也是渡过生存危机的重汽人开始迈出自主创新的第一步。
市场制高点重新回到重汽手中。这个来自于政府的企业家,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和敏锐的市场眼光,将企业引入了发展快车道。带领重汽走出历史困局后,他又以发展的眼光,深化合资合作,走出了一条开放自主、引进消化再创新之路。
随着竞争加剧,一度引领中国重卡市场多年的斯太尔技术逐渐落伍,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就必须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中国重汽再次选择了主动出击。
2003年6月,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合资项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自主创新的步伐并未停歇,2004年10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豪沃重卡驶下生产线。迅速成为中国重汽的主导产品。迄今,豪沃重卡单一品牌销量近百万辆,这在中国重卡史上尚属首次。
一盘更大的棋局正在筹谋。2004年,中国重汽发布“四大战略”:即国际化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区域化战略、高质量低成本战略。
从2004年起,中国重汽开始实施开拓国际市场的“双十”行动计划,即以2003年出口40辆为基数,实现两个十倍的增长。
“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这个目标能实现,质疑声音很大。他们的看法是,我们集团公司现在重组之后刚刚在恢复发展阶段。国内的市场还没有做好,你又去做国际市场,是不是风险很大?”原中国重汽党委副书记韦志海向记者解释道。
三年的出口实践证明了一切。到2006年年底,中国重汽整车出口4920辆,超出2003年40辆的100倍之多。“SINOTRUK”品牌已经开始被国际市场所接受。
更为宏大的目标,是在境外发行红筹股。在此之前,中国制造业并无红筹股上市的先例。一个刚刚摆脱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凭什么能够成功?韦志海最早拜访过一个中介机构,询问上市的可能性会有多少。对方说只有1%。他当时听了以后觉得心里很凉,再也没有去拜访这个中介机构。
“我就在想,我一定要把1%的概率变成99%的现实。他不知道马书记对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决心,没有看到我们的这种信心坚定不移。”韦志海说。2007年11月28日,中国制造业第一支上市的红筹股——(股份代号:HK 3808)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实现主板上市。
“从2004年一直到2007年三年的时间,有很多的风风雨雨,中国重汽上市的梦最终还是实现了。”马纯济感叹道,“我们一次融资一百亿,在香港建立了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个国际化平台,使企业的事业和发展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前行一步,更主要的是企业运行机制更规范,更进一步地符合国际化的要求。”
红筹股上市,标志着中国重汽国际化战略全面启动,开始向资本、品牌、市场等纵深全面拓展。进而建立起融资渠道,形成对外合作平台,建立起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依法规范科学的决策管理体系和流程。中国重汽进入依法治企的轨道,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关注和追逐的黑马。
引进来 走出去
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09年7月15日,中国重汽(香港)与德国曼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曼公司支付5.6亿欧元获得中国重汽(香港)25%+1股的股权。
中国重汽香港公司出资8000万欧元引进曼公司整车技术,以及D20、D26和D08系列发动机,车桥和部分传动系统技术。此次合作打破了中外合资股权结构50∶50的惯例,开创了中国汽车企业对外合作的新模式。
从2010年到2013年,重汽按照曼的质量管理理念,针对零部件严格按照曼公司的试验、释放流程进行释放,硬生生地将曼技术整车故障率降低50%以上。为确保质量,相关生产单位设置了多个“质量门”,力求打造高品质的合作产品。
2014年,随着曼平台国产化车型汕德卡全面进入市场,中国重汽实现了重卡技术的升级换代,企业的各项管理,也向全面科学管理推进。
“重汽原先的产品线主要的是面向工程车市场,在搅拌车、自卸车上有较高的份额,在公路车辆上份额偏低。我们着力想要在公路用车上有个大的转变。”中国重汽总裁蔡东采访中表示。
不久前,一辆汕德卡C7H用了26个月,行驶百万公里无大修。这是中国重卡行业的一个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是汕德卡C7H。这是中国重汽与曼历时7年合作的结晶,也是双方打造高品质产品的验证。
合资的目的就是学习,而不是一味倚重于外方力量。这是马纯济对于合资合作所坚持的立场。中国重汽引进曼技术基础上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他很早就开始考虑的问题。
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向胡锦涛主席汇报的时候说:“如果说斯太尔是比着葫芦画葫芦,沃尔沃的时候呢,我们会比着葫芦画瓢了。而现在,中国重汽的国际合作当中,不仅仅是比着葫芦画瓢,而且比着瓢能画出葫芦来,甚至我们要把一个金种子种出我们自己的宝葫芦来。”
“作为中国的企业,民族重卡,一定不要忘记合作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合作到最后不能把自己合作没了。”这是马纯济对于中国重汽对外合作坚持的底线。
不放弃、不松懈的自主发展的模式,为中国重汽增添了谈判筹码。“我们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另一方面呢,我们作为中国的企业,民族重卡,一定不要忘记合作要坚持我们自主创新,越合作使我们越强大,实现双方的共赢,共同进步。”马纯济说。
合作伙伴眼中的马纯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谈判高手。对方曾经这样感叹:“马先生,您几乎把我们就逼到墙角了。”
“那你觉得自己是个谈判高手吗?”记者这样问。“我觉得我不是谈判高手,而是双方共同的打造这样一个合作的友谊之树,我呢,在这里面不断地浇水,不断地施肥,不断地培土,使这棵树长得越来越茂盛,越来越高大。看到这棵树的茂盛,高大,我心里很高兴。”他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心中装得下世界,也能走向世界。站在巨人肩膀上,通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中国重汽正在上演全球化时代的“变形记”。
多年耕耘后,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和南美洲市场??甚至部分发达国家或区域,中国重汽的国际品牌“SINOTRUK”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客户喜爱的汽车品牌。
据中国重汽集团国际部总经理兰俊杰介绍,2010年至2015年,重汽整车出口累计销售16.2万辆,产品远销到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高端产品进入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重汽出口任务已经完成全年指标的74.7%。特别是四季度以来,海外订单源源不断,提车的预约已排到2017年。目前,重汽在海外已有8个组装厂,境外常驻人员300多名,发展了160多家经销商,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体系逐步完善。
12年来,中国重汽已经牢牢占据国内重卡行业整车出口首位,并已经开始从单一的贸易方式向海外投资建厂转变。
“技术引进之后,中国重汽并没有躺在已有技术的功劳簿上停滞不前,而是真正地消化,真正地吸收。为了满足海外市场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当地投资建厂,进行技术输出和部分零部件出口。我们正在向技术和品牌出口的过程跨越。”中国重汽副总经理刘伟向记者强调。
我们做不完梦
中国重汽真正实现了面向市场的转变。“过去是我有什么车,市场卖什么,现在是市场需求什么,我们造什么车。”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马纯济说。
个性化产品定制就是其中之一。为不影生产节奏,中国重汽在改造生产线的同时,还对生产计划、物流、售后等方面进行调整,使产能大幅增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中国重汽重上巅峰,年销售额600多亿。“不断研究市场深层次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供给侧改革的最主要的内容。”马纯济强调道。已经拥有3000多项专利的中国重汽决定,每年20亿研发投入只升不降,对创新的奖励只升不降。
他的眼光,并不局限于企业自身发展,而是立足整个行业,乃至整个民族制造业大局。马纯济思考的是,如何把智能化因子赋予中国重汽,成为中国重汽制胜的利器。
智能化,是中国重汽应对未来祭出的杀手锏。站在60周年的新起点,中国发布了智能化战略。经过多年的研发,中国重汽I代首款智能卡车在日前正式发布。这也是中国首款智能卡车。
“在运营管理的智能化上,我们的车辆未来一定是一个车联物联的移动终端,车和车、车和人、车和物要有一个良好的对接。这个公司的未来,应该是在全球重卡行业重要的表演者,它的产品线应该是走向全球的,它的制造业是在全球的。”蔡东向记者介绍。在马纯济看来,不远的将来,中国重汽的产品智能化,设计制造的智能化,营销管理服务的智能化,一定能够和世界同步,一定能够有新的突破性的发展,为丰富人类的交通运输能力,提供新的产品。
创新改革,已经为这家有着6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打上鲜明的全球化企业标签。中国重汽正在逐步实现品牌、资本、管理、人才、技术、市场的国际化。
抓抢“一带一路”大战略发展机遇,加速向海外高端市场布局,践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力争进入全球先进汽车制造商行列,马纯济为中国重汽未来发展勾勒新的蓝图。
“我们中国重汽,不仅是要坐‘一带一路’火车,搭上这班车,更主要的,要去积极为这一个车提供动力,习主席开车,我们拉车,推车,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在重卡这个产业当中的火车头,使我们中国产品走向世界。”马纯济说。
“这17年来,中国重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这艘大船的掌舵者,把它带到这样的程度,您满意吗?”记者这样问马纯济。
短暂沉思后,他给出了答案:“有一些满意的亮点,但是就整体看,我对自己并不满意。重汽与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很大;和自身需要达成的愿望相比,差距很大;我们的能力还是不足,我们还需要奋斗。”